正文 圖畫書之潛在的節奏(二)(1 / 1)

圖畫書之潛在的節奏(二)

作文的眼睛

作者:彭懿

用刻板的節奏渲染氣氛

圖為:《第五個》(Fünfter Sein,1998)封麵

恩斯特·楊德爾(Ernst Jandl)/文

諾爾曼·榮爾(Norman Junge)/圖

齊藤洋/譯

ほるぷ出版/2004年3月31日初版15刷

不知為什麼,三拍子的圖畫書最多,例如奧地利作家恩斯特·楊德爾文、德國畫家諾爾曼·榮爾圖的《第五個》。這是一本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孩子的恐懼心理的圖畫書。文字極其簡潔,而且十六個畫麵裏,有十五個是一模一樣的,就仿佛是一架固定不動的照相機拍下來的連續畫麵—— 一扇緊閉的門外,靠牆的一排椅子上坐著五個殘缺不全的玩具,依次是少了兩個翅膀的企鵝,缺了一個輪子的小鴨子,左眼戴著黑眼罩、右手纏著繃帶的小熊,丟了皇冠的青蛙王子和斷了長鼻子的匹諾曹。這一排小家夥坐在門外忐忑不安地等什麼呢?作者沒有交代,而是在重複中開始了這個絕對別出心裁的故事——1. 左麵一頁的文字是:“門開了,一個出來。”右麵的畫麵是,門開了,一個治愈的玩具走了出來。2. 左麵一頁的文字是:“一個進去。”右麵的畫麵是,一個殘缺的玩具走了進去。3. 左麵的一頁文字是:“還剩四個。”右麵的畫麵是,門關上了,椅子上還剩下四個玩具……文字和畫麵就這樣“1·2·3、1·2·3”,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其實,這本書裏還交織著另外一種節奏,就是光亮與黑暗,門被打開時,整個畫麵都被照亮了,當門被關上時,畫麵又陷於一片黑暗,這交替出現的光亮與黑暗形象地表現了人物內心的希望與不安。

用圖案和色彩變化加強節奏

西卷茅子那本人氣超群的《我的連衣裙》,也是一本以三拍子節奏展開的圖畫書。天上飄來一塊白布,小兔用它為自己做了一條連衣裙。當她走進花田,連衣裙就變成了花朵的圖案;當她走進了雨裏,連衣裙就變成了雨點的圖案……小兔穿著連衣裙是1,走進花田是2,連衣裙變成花朵圖案是3。

1965年凱迪克獎金獎作品——比阿特麗斯·申克·迪·雷尼爾斯文、貝尼·蒙特雷索圖的《我可以帶一個朋友來嗎?》,不但畫麵是以三拍子節奏加以展開,還用顏色加以區別:國王和王後的黑白畫麵是1,男孩帶來一隻動物的彩色畫麵是2,國王和王後招待男孩和動物的單色畫麵是3。

節奏和高潮

不管是兩拍子的圖畫書也好,三拍子的圖畫書也好,重複到最後,一般都會“重複”出來一個意想不到的高潮。《和甘伯伯去遊河》重複到第九次,甘伯伯的船翻了,一船人和動物都掉到了河裏。《第五個》重複到第五次,當斷了長鼻子的匹諾曹走進門裏去時,畫麵突然調換了一個角度,正對著門了,於是我們看到一個醫生站在房間裏麵,原來玩具們怕的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