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午時,張琛親自監督,斬殺了沈文慈和沈京。見慣了死人,殺這二人的時候,張琛一點感覺都沒有。雖然這二人死前的模樣很可憐,但是他們在迫害別人的時候,可有想過別人的感受?有些事一旦做了,就必須得付出代價。對於這種沒良心的東西,別殺兩個,殺一千,殺一萬,張琛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沈文慈和沈京一死,洛平縣鞭炮聲四起,可見當地的百姓是多麼的開心!這下,張琛的名氣更是大響。不少曾今被沈京迫害的人因為無處伸冤,今日終於報了仇,跑到衙門口,跪在衙門外麵給張琛磕頭。
而張琛則下令讓尉遲真金和狄仁傑對著那些供詞上的名單,挨家挨戶前去慰問。用的就是沈京搶來的那些銀子。至於那些家破人亡的,就把安撫的銀兩交給那些人家的親戚。張琛此舉,讓洛平縣的百姓大為感動,差點沒買柱香把張琛給供起來。
聽張大人要讓他們自己選新的縣官,城中百姓全都欣喜若狂。紛紛來到衙門,推舉自己心中最合適的人選。百姓推出來的人比較多,而且比較複雜,但張琛卻讓人不厭其煩地把所有人記錄在案。除此之外,隻要前來衙門參選的百姓,每人都可得到五兩銀子。這下,洛平縣的百姓跟發了瘋似的,往衙門口擠。五兩銀子呀,對普通的百姓來,這可不是數目!
這些銀兩都是從沈家、王家和徐家查抄出來的。按理來,應該上交給朝廷,可張琛又擅作主張了!麵對張琛如此,狄仁傑真的不知道該什麼。而張琛的法很簡單,這些銀兩本就是洛平縣百姓的,自然得還給這些百姓。主要的是,這些銀兩他又不能自己帶回去,幹嘛要交給朝廷嘛,還不如自己做點好事,讓自己的名氣更加響亮一點,讓這些百姓更加愛戴自己一點。
雖然張琛的做法有違律法,但不得不,張琛的做法,確實是“為百姓著想”的。張琛做事確實隨意了點,但狄仁傑已經打心底開始佩服這個張大人!
最後,張琛從所有推薦的人員中,選了十個推薦票最多的人!而且,張琛還讓人把這十人給請來了。他也親自接待和試探了一番,這十人的人品都不錯。這十人大都是洛平縣附近的村鎮鄉正和裏正。雖然隻是的不能再的官,但起碼當過官,辦起事來也方便。
就選了這十人,張琛讓洛平縣的百姓再次對這十人進行投票。票數最高的,做縣令,票數其次做縣丞,第三做師爺。如此選舉,公平公正!十人中,就算票數不如人的,他們也沒話可,隻能明自己做的好事還不夠多,影響力不如人家的大。
選舉前前後後經過了整整三的時間,最後三人也敲定了。縣令叫徐老二,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為人特別謙遜,話也文縐縐的,顯然是個“老知識分子”。而縣丞則是個年輕的讀書人,叫夏申雲,是個秀才。至於師爺,則是一個精明人,他是洛平縣有名的富商,叫王金貴,胖乎乎的,一臉富態,但聽此人為人不錯,樂善好施。
這一切,比自己想的還要順利,可謂是非常的順利。被選為縣官的三人,對張琛當然是感激異常。真沒想到,有生之年,他們還能做官。尤其是那個窮秀才,次次趕考都不盡如人意,本已對當官沒了想法,沒想到竟然通過了這種方式做了官!
讓衙門的人指導一下新上任的三個官員該如何做,張琛帶著一大群人,便離開了洛平縣。張琛離開洛平縣的時候,洛平縣的百姓把張琛送到過平橋,然後在過平橋長跪不起,感謝張琛。百姓如此純良,讓張琛心裏還真有些過不去。
這次,張琛回去,確實帶了一大群人。那些寺丞跟身旁的“媳婦”打情罵俏,樂的嘴都合不攏。而張琛則又多了一群的家眷,還有三個孩子,有些無奈。這三個孩子,全是沈家的人,是沈文慈的孫子和孫女,不管沈文慈犯了什麼錯,但這孩子總是沒錯的!無所謂了,全當給那個春木丸子找些玩伴得了!
但是,既然入了張家的門,這三個孩子就不能再姓沈,必須跟著他姓張。對於這個提議,三個孩子的娘親都沒有意見。她們全都無家可歸,她們的家又被張琛給毀了,張琛能收留她們這群母子,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恩澤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