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世紀大戰(1 / 3)

且不論劉景業當這個大漢帝國的皇帝究竟合格不合格,但他畢竟站在一國權力金字塔的頂端,眼界格局至少還是有的,當然想法也不少。他為什麼非要和邦聯開撕?當然不是所謂的報仇!

堂堂一國皇帝,劉景業可能會為了衝動的複仇就舉國之力爆發戰爭嗎?不會!這一切的一切,根本的目的還是通過戰爭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出去。戰爭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帶著血腥味的政治手段罷了。

將和自己政見相左,以及看不順眼的家族、集團統統送到戰場上去,既可以借刀殺人,輕鬆排除異己,徹底掌控整個大漢帝國,同時又可以消耗邦聯的國力,為了進一步拿下邦聯做準備——劉景業很清楚,以大漢帝國的國力,想要拿下邦聯,絕不是一戰而就的,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究竟要打多少年,連他自己都沒底!

這,才是劉景業打的如意算盤。

可是現在,宋未明湊上前來,提出了“一戰而定戰、和”的方案,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正中劉景業下懷的,對他百利而無一害。

為什麼這麼說呢?具體分析的話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但可以做兩個假設。

假設之一,宋未明勝利了,戰勝了“大將軍”霍虢虎和“神拳王”懷斯特,這就等於廢掉了劉景業最忌憚的兩根刺!

在大漢帝國,這兩個家夥實際上才是最讓劉景業忌憚,就因為他們掌握著強大而絕對的武力,是能夠直接威脅到他性命的存在。作為一個帝國皇帝,而且是一個心胸並不怎麼寬廣的皇帝,劉景業又怎能容忍他們繼續存在下去?

到時候沒有這兩個家夥有形無形的掣肘,劉景業就可以放開手腳的集中皇權,大刀闊斧的實施自己的國策方針。至於要如何收尾,劉景業心裏也已經有了腹稿,絕對可以完美的收官。邦聯如何看待?劉景業才懶得管他們呢。

假設之二,宋未明敗了,死了,對劉景業的好處更是大到了天邊。作為邦聯的第一強者,活著的神話,宋未明就是邦聯人心中的精神支柱,定海神針。

同時劉景業也很清楚,邦聯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係,除了各種複雜難明的原因之外,宋未明是一個極為關鍵且重要的紐帶。

毫不誇張的說,宋未明要是死了,邦聯有至少六成可能會分崩離析!一個團結在一起的邦聯更危險,還是一群鬆散的國家更好幹,答案顯而易見。

除此之外,宋未明的死將極大的打擊邦聯人的信心,同時鼓舞帝國人的士氣,更可以彰顯他劉景業的帝王威信,到時他要推行自己的政策,還有誰有那個底氣跳出來反對?到那個時候,兩國開戰與否其實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既然都不那麼重要了,劉景業又何必再勞兵傷財的開戰,還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的改革上……

既如此,劉景業又有什麼理由拒絕宋未明的提議呢?

宋未明離開了,就如同無聲無息的來,他無聲無息的走了。

劉景業一屁股頓在龍椅上,心髒仍然撲通撲通的急速亂跳著——他不願意承認自己恐懼宋未明,可是他的身體卻無比的誠實。如果……如果剛才宋未明要殺他,他現在恐怕已經是一具屍體了。畢竟關係自己的性命,劉景業怎能不恐懼?

一時間,養心殿安靜了下來,隻有劉景業略顯粗重的呼吸聲。

不知道過了多久,有個弱弱戰戰的宮女來向劉大皇帝彙報,說穆將軍來了,劉景業愣了愣,隨即就立馬反應過來——他心神未定,連反應都遲鈍了很多,大叫道:“快讓他進來!”

穆將軍,當然就是穆鐵了。

穆鐵一進入養心殿,就跪倒在地,“末將救駕來遲,罪該萬死,請陛下降罪!”他本來正在軍營裏視察神機部隊的情況,乍然又影子衛士來找他,說宋未明闖入皇帝的寢宮,他突然聽到“宋未明”的名字,一時間甚至都反應不過來,好一會兒才駭然的警醒,當即就如墜冰窖,然後火速趕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