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這一戰徐烽火打的有些憋屈。明明自己的戰力要比對方強上兩三分,可偏偏被對方壓製著,甚至還遭受了兩次的重擊。以往她連比自己更強的蓋克猿都殺過,現在自己反而成了“以弱勝強”的另一方,這如何能讓她好受?
對方似乎也要喘口氣,徐烽火未動,牠也沒有動。事實上,此前徐烽火都是猛攻的一方,對方更多的是防禦,再伺機反擊。
徐烽火清楚的看到,牠除了在呼吸的時候臉上皮膚會動一動,其他的地方竟然如同雕塑似得,眼睛也始終保持著凝視——冷靜的可怕!
緩口氣的同時,徐烽火也思索著應對之策。猛攻速殺顯然是別想了!對方的防禦閃避滴水不漏。既然如此,那便打持久戰!她已經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動手了,所以體內儲存了相當多的能量微粒。之前狂風暴雨的進攻也不過消耗了她五分之一的能量微粒儲量,剩下的足夠打一場持久消耗戰了。
徐烽火立即將體表熊熊“烈焰”收斂,凝結,在體表結成一副紅色水晶般的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襯托著她的身材更是火爆——當然,此時卻沒有誰有閑心去欣賞這份美麗。
對麵的戰神級蓋克猿,也就是克克沃,目睹了徐烽火的變化,立即就知道對方改變了策略。煙氣狀態的能量微粒能有利於發揮戰力,而實體物質當然會削弱戰力。對方利用能量微粒凝結鎧甲,削弱了戰力,增強了防禦,似乎是要采取防禦戰術。隻是克克沃不確定,對方是真的轉攻為守,還是以此來迷惑自己,引誘自己發動猛烈進攻。
若是換了別的蓋克猿,隻怕從一開始就是狂暴的進攻再進攻。這和智力高低沒有關係,這是根植於蓋克猿基因中的本性!整個蓋克猿種族的習俗風氣也是如此,隻有那些更強大、更暴戾、更直接的蓋克猿才能夠得到崇拜和服從。
“動腦子”的猿猴將會被群體所排斥,是“異端”。
隻是,但凡是群體當中就會存在個體差異。克克沃就是蓋克猿群體中的一個“異端”,就因為牠更會動腦子,而不是動手。隻不過克克沃又是“異端”中的特例,因為牠生在一個勢力龐大的部落,乃是部落酋長的兒子,和那位高高再上的“黃金王者”都有一絲絲的關係,所以牠縱然被排斥,卻也不會被“燒死”。
蓋克猿物種群體中雖然有著“圖騰信仰網絡”這種逆天的東西,它將每一個信仰“母神”的猿猴思維鏈接在一起,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蓋克猿的思想都是一致的。每一個生物個體都必然有一個獨立的思想,思想是有簡單和複雜之分,而不存在有或者沒有之別。在蓋克猿種群中自然存在的許許多多的思想差異,這和人類社會的形態本質是一樣的。
此時此刻,蓋克猿的種群就存在兩種巨大的思想差異,幾乎將蓋克猿分成了兩大派係!而這種差異,恰恰是人類文明造成的。
野性!
理性!
“野性派”堅定的認為,我們應該繼續保持並且堅守自己的本能野性。直白來說就是:我看你不爽就打你一頓,天經地義。
“理性派”則覺得,我們應該有所改變,要懂得利用我們的大腦思考。比如:我雖然看你不爽,但是考慮到你沒有惹我,所以我不能不打你!
而將這個差異擴大到整個族群的話,彼此之間的摩擦衝突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甚至滲透了整個物種的上上下下。
甚至可以說,這是人類和蓋克猿之間無法共存的根源所在!
“理性派”學習人類的思考行事方式,學習人類的社會製度,甚至學習人類的各種知識,希望以此來改變蓋克猿的茹毛飲血的生存狀態,讓蓋克猿們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至少能讓大家懂得拉了屎要用紙擦屁股,而人類卻能夠生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