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未乙問:“你為何要習武?”
習擇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當時固然有裝一裝的成分,可習擇勵誌做人類大元帥,要成為真正的大元帥,其實要做的事情和這三句“裝逼古話”也沒太大出入,可以說正合了習擇的理想追求。
此時霍未乙給他傳的“勿忘初心”四字,是值得這個嗎?
懷著複雜的心情,習擇翻開《藏鋒訣》。
這本線裝書非常的輕薄,攏共就隻有十三頁,書頁也不是紙張,而是某種生物的皮,呈現非常滄桑的灰褐色,很有“高級武功秘籍”的範兒。
第一頁是總綱,以並不難懂的古文言闡述了習武修行的一些訣竅路數,總結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對“氣”的剖析和運用之法的點化讓習擇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再在此基礎上牽引出了《藏鋒訣》的奧義。
既然名為“藏鋒訣”,顯然其奧義就在“藏鋒”二字之上,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厚積爆發!通俗易懂來講就是,不輕易和人動手,也並且盡量避免動手,不斷的將“氣”積累下來,這“氣”包括武氣,也包括心氣,積累的時間越久,最終爆發出來的威力就越強大!
接下來的六頁都是講如何“藏氣”。講解的也非常詳細,基本上隻要入了門的武者就能夠看懂。隻不過修煉的最低要求還是有的,比如“氣”至少需要達到十丈之量,才有“藏鋒”的價值。這“十丈”之氣究竟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必須有一股氣遍布全身骨骼。難怪二師姐一直說他的“氣量”不夠。
當然,不是說修煉《藏鋒訣》氣就必須依附與骨骼,這隻不過是一個量的參考標準罷了。具體如何藏氣全憑個人喜歡。
之後的五頁則是一套拳法,名為《精武拳》,一共五招,分別是“碎金”,“拔木”,“分水”,“浴火”,“破土”,並不是太花哨的名兒,而且命名也是依據各個招式的特性,比如“碎金”究竟出拳力大而爆,“拔木”則講究出招雄渾沉厚,“分水”則要求出拳使力連綿不絕,等等。
五招《精武拳》配合《藏鋒訣》,以氣催勁,威力無窮。尤其依據書上所寫,五招精武拳還可以依據五行相生連綿使出,施展者若是達到一定境界,精武拳法的威力氣勢還可以一輪一輪疊加,可以直接引動天地之氣,越是到後麵攻擊力越強。
而所謂的境界,就需要“身心合一”,就需要“神魂強韌”,所以,藏鋒武館才會從一開始就對弟子進行“熬煉樁”的磨煉,再之後的內院就有“懸崖鎖”,以及“煉神運氣”等等。
至此,習擇對藏鋒武館以及霍未乙是發自真心的崇敬。
霍未乙從一開始就打算教真的!
教真的?這難道還有什麼說頭?
這是當然了。師父開武館收徒,真的是為了教徒弟嗎?恐怕未必。賺錢,恐怕才是大多數開武館的人的初衷。因為自古以來都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習武之法,更是前人曆盡千幸萬苦,“以身試法”總結出來的,開館授徒收點錢也是無可厚非,隻教三腳貓的功夫不教真本事也是一種潛規則。
可是“藏鋒武館”卻不然,綜合習擇的親身體會,以及《藏鋒訣》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武館的一切課程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每一個學員最後都能夠修煉《藏鋒訣》。武館教授的一切都是實打實的真功夫,就看學員到底有多少資質悟性,究竟能夠學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