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擇並不知道,風流繁華的揚州城暗地裏已經暗流湧動,接下來的時日裏過的枯燥而充實,白天上課熬盡精力,“晚上”休息再將盡力補充回來,然後第二天再繼續被教習操的筋疲力盡。
一級學徒所教授的武學並不複雜,除了一些武學常識和基本理論,就教了一套名為“樁拳”的拳法。樁拳?乍一聽這個名字,習擇真的對它提不起半點興趣。可是在真正的學上手之後才發現,樁拳不但難學,更難用!
此前習擇唯一會的拳法就是“軍體殺拳”。這是經過宋大元帥集合古今中外格鬥術之精髓創出來的普及拳法,剛猛霸道,動作精練,且殺傷力強大。本來習擇一直就覺得,會一套“軍體殺拳”就足夠應對所有戰鬥了,可是在經曆一個個強大的敵人之後,習擇漸漸發現“軍體殺拳”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實戰需求了。
說不上是“軍體殺拳”不好,還是自己的領悟和運用不夠。可在學習“樁拳”之後,習擇卻覺得,自己的眼前仿佛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有種豁然頓悟之感。
“樁拳”很簡單,比精簡至極的“軍體殺拳”還要簡單,整套拳法隻有三個動作:衝拳,架擋,正踢!是的,就隻有這三個動作,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如此簡單的拳法,再配上“樁拳”這個更簡單平凡的名字,還真給人一種“天生一對”之感。
然而包括習擇在內,所有輕視“樁拳”的人,很快就感受到了“樁拳”至簡之中蘊含的深奧,甚至有幾個人還親身的體會到了“樁拳”的強大——被教習一記衝拳打飛,仿佛出膛子彈似的飛出五十多米!
之後,四百多個一級學徒的課程就是修煉“樁拳”。如何修煉?衝拳一百下,格擋一百下,正踢一百下。一百下?那不是很少?錯了!別說一百下,就是十下大家都嫌多。
修煉“樁拳”,關鍵在於一個“樁”字!人立於地,就要做到如樁釘地,必須一動不動。故而“樁拳”的精髓與根本又可以理解為“不動”二字……沒錯,這又牽扯到了“身心合一”上,心不動,身不動,心先動,身再動!
每一拳,每一擋,每一踢,都要求凝聚全身之勁,耗盡全身之武力,也就是能量微粒!這是對習擇衝擊最大的一點。因為他之前所學的格鬥術和神脈士戰鬥常識,都非常講究精力和能量微粒的分配,以確保持續作戰的能力。
縱觀習擇每一次戰鬥,始終都非常節約體能和能量微粒,隻有在被逼到差不多絕境的時候才會奮力一搏,將精神體力能量都壓榨幹淨。像現在這樣,每一拳都要熬盡渾身經力,是習擇從未經曆,也從未想過的。
站著不動,打一拳,耗盡精力武力,然後就地入定恢複,等恢複之後再打一拳。格擋和正踢類似。尤其格擋的時候,是宿舍成員之間對練,以全身之力格擋對麵攻來的“樁拳”。基本上這段時間,習擇和其他一級學員就重複這樣的修煉。
習擇全身心的投入習武修煉,甚至連最初的任務都耽擱了。當然,也僅僅是耽擱而已,他並沒有完全忘記。習擇已經一遍又一遍的將武館前院梳理了一遍,他基本上可以肯定,鄧思諾並不在前院區域。而後院/內院區域,習擇又想不出什麼安全穩妥的辦法潛入。“藏鋒武館”裏臥虎藏龍,習擇不敢貿然行動。
在“藏鋒武館”,前院和後院完全就是兩個體係。在前院,教習和高級學員們除了說一句“嚴禁靠近後院”之外,就幾乎不提任何有關後院的事情,唯一流傳的說法就是,後院是武館“內門弟子”活動的地方。“前麵學徒”和“內門弟子”,一聽就知道兩者之間的差別。
習擇想來想去,也隻琢磨出一個法子,那就是成為“藏鋒武館”的內門弟子。可是要如何才能成為武館的內門弟子?好像是得到教師等級以上的教官賞識,收為弟子,就可以成為內門弟子。習擇不由的想到了之前有過一麵之緣的朱影芳,她好像也是想要成為內門弟子,才被另一個內門弟子敲詐勒索,要以身相許才行。
習擇也是之後才知道,朱影芳在[藏鋒武館]可不是默默無名的人,相反她非常有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舉人等級的武者!17歲的校級神脈士,這在邦聯也是非常了不得的,說是天賦卓絕也不為過。可就是這樣的人都沒有成為內門弟子,習擇真不曉得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能夠成為傳說中的“內門弟子”。
這天下了課,負責給習擇他們上課的另一位女教習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放假三天!”
呀吼!!
演武場上頓時響起一陣鬼哭狼嚎。哪怕大夥兒都已經精疲力竭了,也仍然興奮的歡呼起來。
“兄弟幾個,[菊下樓]走起,今天無醉不歸,爺們兒請!”
“走走走,還等什麼?去十八裏胡同逍遙快活爽翻天!”
“同去!同去!”
演武場上幾百號人瞬間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一樣。
那女教習感歎一聲:“年輕就是好啊。”突然目光一凝,就看到一個纖弱孤寂的身影悄無聲息的遠去。女教習知道他,習天擇。在教習的圈子裏,“習天擇”這個名字也算是小有名聲了,教習偶然閑下來聊起一年級的學徒,總是繞不開“習天擇”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