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萬化,分合五行……”
石林寺,一處偏僻,人跡稀少,被石林包圍的別院門口,穩幽的聲音緩緩揚起。
“地克水、水克火、火克風、風克地、四和眾,一為萬,解為眾生源,此乃五形根。”
一位身材枯老人,身穿簡陋灰色道服,閉目養神,盤曲坐在別院門口。
石林邊緣有一處草坪,一頭全身土黃色的貝魯卡優哉遊哉的趴在那裏,背上還有一頭烏力烏力。
而別院門口正中央,一名少年站在那裏。
隨著揚起聲音,一陣輕風飄過,帶來一片漣漪。
然後,明明路過輕風應該就這樣繼續下去或結束才對,卻不可思議的,卷起落葉,圍繞少年緩慢旋轉,看起來那麼的自然,仿佛是理所當然的現象而已。
驀然間,少年整個氣勢發生改變,某種肉眼無法察覺的氣場,不斷像四周擴散。
緊接著,那些被卷起的落葉,漸漸圍繞少年中心縮緊,仿佛緩慢的輕風成為龍卷,然後龍卷將落葉,如同牢籠般卷入少年胸前。
頓時,少年抬起雙手,仿佛可以抓住這個牢籠,不斷盤旋的落葉,裏麵不斷的旋轉,仿佛成一個球形。
“以心行氣,務令理然,乃能形斂從心。”
“以氣運身,務令隨然,乃能便利入骨。”
“以身化現,務令所然,乃能同達天成。”
隨著聲音回響,少年動作幅度越來越大,落葉在牢籠中的旋轉速度,卻越來越平穩。。
漸漸,少年圍繞葉球旋轉,有時讓葉球圍繞自己,兩著缺一不可,此刻產生如此奇妙現象。
但是,比起先前,少年卻更加謹慎,充滿專注。
乍看下,他的動作會讓葉球潰散,卻更像是這樣的動作,才能維持葉球存在。
實際上!就是如此。
“頸──自然豎直,肩──平正鬆沉,肘──自然彎墜,胸──舒鬆微含,背──舒展伸拔,腰──輕靈鬆沉,脊──中正豎直
臀──向內微斂,胯──鬆正含縮,腿──穩健紮實,膝部鬆活自然。”
少年動作,都是以這些為基點,維持某種均衡。
“人體,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全乃單一,勁脈、經絡、氣血,這三樣將這些聯絡結合,成為整體作用。”
不用聽老人這樣說,經過不斷修煉,少年越來越明白自己身體為何是這樣的變化。
也就因此,成為整體,並非整體,這種差別感從越來越明顯直到今日。
“最後,四靈素是組成身體的部分結構,這種眾化一,一現萬……”
知道並非知曉,明白並非理解,這種恍然開朗的心情,讓少年更加接近通曉,不禁說出那個名字。
“這就是,五形意的真髓……要讓身體記下,真是花費許多功夫啊。”
少年繼續開始擺起架勢,每一個動作看起來是那樣的緩慢,並且東倒西歪,仿佛隨時都會跌倒,或彎曲擺動。
但是,整個人一直在沒有離開軸,身體一直記得它,這根芯的位置沒有改變,
不知不覺,重複隻會讓時間飛絮,那是因為與背景融為一體緣故。
然後,打破這份時間,往往都是外來者。
“亞哈!在練著呢!練著呢!”
聽到這粗暴聲音,明顯是四師弟的口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