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識(1 / 1)

"從這到雲南還有二十多天,你不是打算一句話都不說吧?”長時間的沉默使得場麵有些尷尬,女孩有些沒話找話道。

沒辦法,我還沒有從那張繁複的賬單的打擊下恢複過來。"我們連姓名都還沒有互通過吧,說來你為什麼要去雪山,那可不是適合路癡去的地方?"不過一直糾結過去人就沒有未來了。

女孩沒有理會我的挖苦,“我叫淩飛羽,是為了探尋寶物並發掘它們的價值而四處旅行的傭兵,至於為什麼要去那屬於行業機密。"說著她輕鬆地揮了揮手中與體型完全不搭的偃月刀。

"總之就是找到寶物然後據為己有,所謂的寶物獵人吧。"

"不要說得這麼低俗,沒有出色的洞察力和優秀的戰鬥技巧這可是做不了的哦。"

這也是事實。想要從繁雜的線索中找到寶物並奪取它沒有上述兩項能力是不可能的。我隻是很好奇連方向都鬧不清的人怎麼去尋寶?

“哼,寶物的光芒會指引我的方向”,淩飛羽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

也就是所謂的見錢眼開咯,把柄在人家手裏,我隻好在心裏吐槽她。

“發什麼呆?問了本小姐都自報家門了你難道連自己姓甚名誰都不介紹下?“

我倒在地上,"你連我叫什麼都不知道卻威脅我?!“我感覺自己上了個大當。

"你叫什麼不重要,但你身上那塊腰牌可正一教的高階象征。正一教一向很少在江湖走動,所以隻要告訴他們有一位高階弟子欠錢不還,備選項應該不多才是。"

這樣說也沒差,不過還是心有不甘。

"小爺張不妙,目前因為在做自我修習而旅行。“

這回輪到淩飛羽倒在地上,好不容易扶著樹爬起來,"張不妙,不妙,哈哈,你取這個名字是故意為了搞笑嗎?"

"有誰會這麼做,再說名字也不可能是我自己給自己取吧。"我是知道自己的名字有一點點特別,但你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說起被叫這樣的名字還真是讓我滿不爽的。其實我老爸是正一教的掌教,大概是平時教務壓力太重,而他的性格又比較謹慎,所以"不妙"成了他的口頭禪。“大殿翻修花了六百兩,這樣下去財務情很不妙啊!"“年青弟子都太欠努力,這樣我教的未來很不妙啊!“等等。

而我老媽又是個急性子,在生下我不久後又聽見老爸說"不妙啊......“於是她捺不住脾氣,"一天到晚不妙,不妙的,幹脆你的兒子就叫張不妙好了!"從此我就叫張不妙了。

"那你還真是不幸啊。"好不容易淩飛羽才勉強止住笑聲。"對了正一教的人好像都很擅長咒法吧,你也是術式師嗎?"

"不是所有正一教的人都會咒法,大多數弟子都是專門研究道學的。不過我確實會咒法,但我並不是術式師,而是符咒師。"

“符咒師?也沒見你帶什麼黃紙,朱砂之類的東西啊。“

好吧,我來解釋一下。人們習慣上把會咒法的人籠統地叫做咒術師。而事實上咒法分為"符咒"、"術式"、"靈愈"三類。

術式師主要通過建立法陣的方式引導出神魔的力量,甚至直接召喚出神魔本身。民間常有替人給對頭下降的降頭師,事實上都是一些比較低級的術式師,這也是普通人以為會咒法的人都叫術式師的原因。而據說真正強大的術式師所引動的力量甚至可以輕易摧毀一座城市。但由於是直接將神魔的力量引到人間所以難以控製。因此失控是其最大的風險。

符咒師則是通過使用靈力書寫特定符文將神魔的力量煣合進自身的靈力之中,從而借用並控製神魔的力量。具體能夠使用多少力量取決於符咒師靈力的強弱,控製靈力的技巧以及對所寫符咒意義的理解。符咒師所謂的"符"其實並沒有實體,而是蘊含神魔力量的靈力聚合體。更進一步說,道家創始先賢老子曾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的玄便是“符”的本意,是化不同為同一的關鍵,掌握了“符”就掌握了開啟神魔之力的鑰匙。

至於淩飛羽提到的黃紙是因為靈力不夠的人無法憑空聚集足夠的力量,因此需要一個媒介。當然合適的媒介也可以用來放大符咒師的力量,但一個正牌符咒師寫出的符咒其力量像黃紙這種東西是完全無法承受的。所以驅鬼道士等於符咒師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當然像驅鬼這種事對我來說也並不難,但由於一些上文提到的原因我已經不再接這類工作,轉而去欺負盜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