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車放應聲而起,在大省後背拍了一巴掌後,跟著李自成一前一後爬上陡峭的山崖。
\t“闖王的聲名目前已經到了天下無人不知的地步,很多地方的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等他到來。”
\t“這說明咱們義軍深得民心,闖王的仁義人人知曉。”
\t“哎,是吧”李岩表情複雜,邀請大省一同坐在一截伐倒的樹幹上,怔怔地打量了大省幾眼,有些突兀地問道:“大省啊,你還記得我為何給你取了這個名字嗎?”
\t“大省記得,您說門墩太低賤,無論是什麼人的屁股都可以坐上一坐。”回憶往事,五味雜陳,大省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鼻間嗅了嗅,繼續道:“您給我改名呂大省,要我大徹大悟,時時自省··· ···”
\t“對,我當年就是這麼說的,可是我今天還要告訴你,你名字的另一重含義,你是否願意聽我說一說?”
\t“大省願意,軍師請講。”
\t“好,其實在北宋年間,滋水河畔曾有一家兄弟五人,他們中四人登科及第,人稱呂氏四賢。當然,他們學識淵博,名滿天下,人人皆做了大官,這些李某都不羨慕。”
\t話到此處,李岩有意望了大省一眼,繼續道:“最令我欽佩的是他們在成名之後,能夠首創《呂氏鄉約》,教化鄉裏,為一方百姓帶來數百年的福澤。”
\t“這與我的名字有什麼關係?”大省有些不解,插嘴道:“請軍師為我解惑。”
\t“哎,傻小子,他們的名字中都帶著一個“大”子啊。”
\t“原來如此,可是大省隻是一個草莽漢子,先生的用意我還是不太明白。”
\t李岩苦澀地笑笑,轉移話題道:“你覺得什麼是英雄好漢?”
\t大省想了想,認真答道:“武藝超群,做一番大事!”
\t“這是武夫心胸,連好漢都算不上。”
\t“匡扶社稷,為國盡忠。”
\t“若依此言,我們的闖王又算作什麼?”
\t大省情知口誤,自慚地低垂下腦袋,小聲嘀咕道:“威震武林,行俠仗義,也不算麼?”
\t“當然,今日我要告訴你的英雄好漢,應該像呂氏兄弟一樣,能為一方百姓帶來長遠的福澤。雖然你隻是一介武夫,隻要你目光放的長遠,心胸足夠開闊,一顆心時時記掛著百姓的福禍,你一樣也能做到,這也是我為你改名呂大省的另一重含義,不知你懂還是不懂?”
\t“為一方百姓帶來長遠的福澤”大省默默複述一遍,羞赧地笑笑,實話實說道:“其實大省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您說的話我全記下了。”
\t“記下就好,終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t李岩意味深長,瞥了幾眼大省手中的枝幹,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t二人又聊了些過往舊事,耳畔忽然傳出幾聲枝杆折斷的脆響,樹叢中人影晃動,眼前陡然躍出一名天神般高大魁梧的漢子。
\t不待二人反應過來,漢子揚了揚手中的長杆馬刀,指著呂大省道:“狗日的門墩,老子聽說你小子做了武林盟主,想來功夫一定了得,他娘的,老子今天要和你一決高下!”
\t聞聽此人說話聲,李岩眉頭微皺,豁然起身道:“總哨劉爺,怎麼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