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大省歎息一聲,心中無限感慨。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聞七爺飛跑而出,抬眼瞧見大省二人,離得老遠便堆起一臉笑意,拱手作揖道:“我就說嘛,喜鵲追著我叫了一路,原來是來了兩位貴人,嘻嘻”
\t大省瞧他氣色不錯,隨口問道:“聞七兄弟,一向可好啊?”
\t“托盟主的福,還不錯,就是我師父總有交代不完的事”聞七爺擠眉弄眼,行至大省二人身旁,壓低聲音道:“老頭子脾氣越來越古怪,我快應付不過來了。”
\t“你說誰脾氣古怪?!”聞墨麟雖未聽的太真切,還是習慣性地訓斥道:“再在盟主麵前敗壞為師的名聲,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t“徒兒哪敢啊,師傅您有什麼交代的,盡管吩咐,這就給您辦去!”
\t“這還差不多”聞墨麟搖頭晃腦,心滿意足道:“快去準備一桌上好的酒菜,叫上各位掌脈,咱們也招待一回先生和呂盟主。”
\t“哎,聞掌脈,不必了”大省趕忙阻止道:“我們還要去其餘幾處瞧瞧,咱們改日再聚。”
\t聞墨麟也不強求,爽朗一笑,拱手道:“兩位,咱們可說好了啊,忙完這一陣,一定要出穀痛飲啊,哈哈”
\t“一定,一定。”
\t二人辭別聞墨麟之後,乘著兩匹駿馬,又在各個堡子、莊院巡視一番,發現穀外的格局基本成型,隻是人丁還不太興旺。大省難免有些著急,斷雲叟淡淡一笑,勸慰道:“論語有雲:既來之,則安之,其中最難的就在這“來”字,雖然天下大亂,流民遍野,但是要想讓他們放心的來咱們這裏定居,絕非短期可以實現。不過幾處巡查下來,情勢還是相當樂觀的,料想不出半年時間,這裏定能恢複昔日景象,甚至比過往更為繁盛,也未可知。”
\t“先生如此樂觀?”
\t“哈哈,事在人為,咱們隻要能確保來到這裏的流民能夠安居樂業,相信過不多久,全長安的流民都會知道這裏有一塊亂世中的樂土,還愁人丁不興旺?”
\t“先生果然見識不凡!”大省信心滿滿,想了想,拱手道:“倘若其餘兩處也如穀外這般順利,順義盟就算在化身穀站穩腳跟了,可是接下來怎麼辦呢,憑借這處險要地勢,和官兵相互對峙嗎?這樣的話,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還百姓一個天平啊。”
\t聽聞此話,斷雲叟漸漸收起笑容,勒緊韁繩,停在一處山崖邊上,揚起馬鞭,指著化身穀十二峰,語重心長道:“呂兄弟,不瞞你說,趙清嵐那日約我來化身穀遊曆,我就料定他為了順義盟,隻是沒想到他,嗬嗬,不提也罷,總之我曾猶豫過,但是我還是來了。”
\t話到此處,斷雲叟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大明要亡了,就像每一輪朝代更替一樣,再平凡不過了,可是,身處其中的百姓怎麼辦?餓死?凍死?讀書人偏不信這個邪!於是我曾攜幾位好友,遊曆陝西各處,最後發現隻有化身穀可堪大用,隻苦於當時為柳霸所占,難以有所作為。”
\t聽到這裏,大省有些不解,疑惑道:“據晚輩所知化身穀在柳霸等人盤踞期間,外人是萬萬無法進入的,但是聽先生言談間似乎對穀中情形了如執掌,莫非您??? ???”
\t“嗨,你想哪裏去了。”斷雲叟打斷他的臆想,歎息道:“哎,說起來這也是我平生一件憾事啊。那一日我不死心,告別諸位好友後,獨自闖入化身穀,過不多久便身中瘴氣之毒,是一位白發老者救了我,也是因為此事,我才知道檳榔可以破解瘴氣。”
\t斷雲叟提及往事,眼中似有淚花閃爍。
\t“後來正是他親自帶我遍走化身穀十二峰,了解穀中各處關隘,布防??? ???”
\t“白發老者?”大省的一顆心已然提到了嗓子眼,小心翼翼問道:“他,他平日都攜著酒壺嗎?還有,他是不是有一僧一道兩個徒弟?他有沒有告訴你他的名姓?”
\t“酒壺,對,他有一個酒壺,平日也好喝上幾口,隻是他的兩個徒弟,我卻不曾見過。至於名姓嘛,哎,老者始終不願意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