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送 行(3 / 3)

\t就這麼鬥了約莫半個時辰,左連峰突然高聲道:“住手!”大省聞聽,立即收好手中兵刃。左連峰見此縱聲大笑,笑罷,朗聲道:“侄兒啊,五鳳環你練成了啊!”

\t大省有些不明所以,疑惑道:“這才不到半日,怎麼就練成了?”

\t“哈哈,你呀,老夫剛才不是說習練五鳳環是為了祛除魔性,現在你身上魔性盡除,可不是練成了嘛。”

\t大省見左連峰心情大好,故意打趣道:“那您又是如何知道我身上已無魔性了呢?”

\t左連峰解釋道:“你呀,當日你無意翻看《玉珠心經》種下魔性,一遇到鮮血便要發作,適才我以石子割破你肩頭皮肉,你在血腥中與我打鬥許久,卻不見有絲毫異常,由此,我推斷你的魔性盡除了。”

\t大省頭顱低垂,心中思量道:“看來我果然入了魔道,上次竟然將雪麒麟咬死,這次又差點打死扶末,哎,著實後怕啊。”

\t左連峰見他麵露悔恨,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溫和說道:“侄兒啊,一切均有天意,咱們能做的隻有從心而已。”說罷,正色道:“你與扶末私鬥,壞了玉虛門的規矩,今日我就要驅逐你下昆侖了。”大省正想解釋,左連峰擺了擺手,語重心長道:“雖然世叔不舍得,但是現在已然到了你下山的時候了,再不下山,恐怕順義盟的人真的要被人一鍋燴了。”

\t“隻是如此下昆侖,侄兒總覺得,哎··· ···”大省有些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

\t左連峰接口道:“侄兒不必歎息,下山之後你盡可向世人說你是玉珠門傳人,既是玉珠門傳人,又何來被我派驅逐下山呢。另外,世叔還想讓你咬死不說來過玉虛門呢··· ···”

\t“可是這天池五鳳環我若耍出,一定有人能認出來,到時再說,就成了狡辯了。”大省插嘴道。

\t“哈哈,天池五鳳環本就不是我玉虛門的,又有何人能認出?”左連峰解釋一句,又怕大省多想,壓低聲音道:“這天池五鳳環連同玉珠門的兩本秘籍,才是我兩大門派共有的三件至寶,當年玉虛門僅留五鳳環就是怕玉珠門有人遁入魔道為禍江湖啊。”說著提到聲音道:“至於那把寶劍嘛,不過是一件遺物··· ···”

\t這一日風雪複來,將天地攪合的一片混沌。公孫馭站在一處山巔,遠遠望見大省背著一件行囊禹禹而行,心中十分酸楚,隨手解下腰間紅彤彤的笛子,吹奏起了《渭城曲》。笛音嫋嫋,隨風而走,穿過無數雪花,伴著離人前行。大省聽到笛音,駐足半晌,高聲喊道:“公孫兄,再會了!”

\t誰知公孫馭實在難以經受離別之苦,竟然不顧左連峰嚴令,從山巔一躍而起,飄飄然來到大省身邊。

\t“呂大哥,這卷是狄公所著《武襄護國書》,臨別時贈與你,希望能幫你闖出一番事業,也是咱們兄弟間的一點念想。”公孫馭身子未站定,先從懷中摸出一卷書,恭恭敬敬遞到大省麵前。

\t大省一愣,開口問道:“公孫兄曾說《武襄護國書》業已失傳,怎麼會··· ···”

\t“這《武襄護國書》原是狄公在陳州知州任上所著,盡述其平生用兵之法。在其鬱鬱而終之時,托我祖上保存,希望在國難之時,能起到護國存社稷的作用。我祖上為保護此書,才遠避昆侖··· ···”公孫馭述說此段舊事時慷慨激昂,似有乃祖遺風。

\t聽完公孫馭的陳述,大省對著《武襄護國書》躬身三拜,才小心翼翼地接了過來,又怕積雪汙穢,立即揣入懷中。

\t望著公孫馭身上比自己還厚幾分的積雪,猜想這他已經在此地等候自己多時了,大省的心中有些悵然,想說點相互慰藉的話,半天隻擠出“珍重”二字。

\t公孫馭聞聽,趕忙背過身去,許久,幽幽道:“呂大哥,且行!”

\t大省知道再磨蹭也無可奈何,自己終歸要離開,索性對著公孫馭的背影拱拱手,大笑一聲,邁開步子,走入風雪之中。

\t行出半裏,笛音又起,如泣如訴,又好似冰雪消融,春風佛柳,在無盡寒意中注入一絲暖流,也摻入無限酸楚。

\t左盈月躲在一處山石背後,遠遠望著公孫馭和呂大省,好幾次都想鼓起勇氣走上前說幾句話。然而從始至終,無論如何也邁不出半步。

\t那一地木屑,那一碗鹿肉,那被嵌入樹樁的鳥雀··· ···左盈月回想起這幾日的點點滴滴,忽然有股痛哭的衝動。

\t“恨嗎?討厭嗎?或者··· ···哎,算了,都被爹爹驅逐出玉虛門了,這一輩子恐怕再難見第二麵了吧··· ···”

\t默默念叨了半天,左盈月的情緒愈發失落。最後見大省扶了扶包裹,仰天長笑,徹底放棄了要告別的念頭。

\t“呂大哥,對不起··· ···”

\t笛音起時,她在風雪中呼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