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剛剛邁過門洞,一股奇異的味道瞬間灌入鼻腔,大省趕忙掩住口鼻,火折子的光亮也在此時轉為暗淡。自從隨著義軍掏了鳳陽皇陵,大省心中就再無“鬼神”二字,然而此地詭異的範圍著實讓他有些不安。又往前蹚了幾步,光亮搖曳間,似乎有一道人影一晃而過,大省心中一驚,握著玄鐵刀的手緊了緊,趕忙把將火折子湊了過去,才看清是一尊人形燈台。心中一鬆,試著將火折子向燭台頂端的燈盤中湊了湊,沒想到火苗騰然而起,照出大片光亮。光亮之中,另有幾尊同樣的燈台,大省想了想,索性將所有燭台一一點起。霎時間,門洞之內亮如白晝。
\t寬敞的大廳,精美的壁畫,高大雕塑,以及雕塑近旁雕刻著銘文的大鼎,一切全然呈現在眼前,大省有些應接不暇,眼睛都不知道看向何處。正徜徉間,目光立刻被與門洞相對的九級白玉台階所吸引,順著台階向上一張精雕細琢的湖藍色寶座,在燈火中微微泛著玉器獨有的光澤。
\t許久,大省終於緩過神來,再抬眼時,無意間看到大鼎之上似乎鑄有文字,趕忙走到近前仔細辨認,勉強能認出的隻有“玉”和“珠”兩個字。大省有些不明所以,退後幾步,打算端詳下塑像,沒想到還沒退出幾步,腳底下忽然傳出一陣沉悶的聲響。大省暗道不好,以為像在鳳陽皇陵一樣遭遇了暗道機關,提個縱身跳向別處。
\t可是腳底下的聲響卻並未因此絲毫減緩,甚至在悶響之中還增添了鐵索攪動的聲響。隨著響聲越來越大,四周的燭台也跟著跳了幾跳。等到燈影回複平靜,塑像方向突然傳出一陣嘎拉拉的聲響,大省想看清狀況,卻見塑像底端起了一陣灰塵。
\t又過了片刻,灰塵悉數落盡,大省立即朝著塑像看去,赫然發現塑像底下多出了一張石椅,石椅之上正端坐著一名老者。雖然此情此景透著十二分的詭異,大省還是習慣性地整了整衣衫,對著老人拜了拜,恭恭敬敬道:“老人家莫見怪,在下也是一時失足,才打攪了您的清淨,還請您老人不必介懷!”
\t然而任憑大省如何恭敬,石椅之上的老者始終沒有答話,大省這才拍了拍腦袋,自嘲道:“瞧我這腦袋,一定是嚇傻了,在這種地方,怎麼會生活著一位獨居的老人家呢,哎??? ???”
\t歎息一聲,大省又對著老者拜了拜,以為這裏必定是這位老者的墓穴,趕忙小心翼翼向外退去。沒走出幾步,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奇怪的念頭,覺得這位老者就這麼孤零零坐在石椅之上似乎不妥,要是自己能將他的屍身焚化了,也算功德一件。於是又重新走回洞中,隨手打翻三個燈台,望著火苗越燒越旺,提了一口氣,騰躍而起,正落在老者身前。
\t老者麵容祥和,道袍寬大,恍惚間與周真人有幾分神似,想到此節,大省沒了心中芥蒂,又對著老者拜了拜,才彎腰伸手,背起老人走向火堆。剛剛行出幾步,身後忽然傳出一陣響動,不由得心頭一驚,轉頭看時見老者仍是原來的樣子,暗暗安慰自己道:“世間怎麼會有鬼神,也許是神經繃的太緊了吧。”忍不住自嘲地笑笑,雙手扶了扶老者的身子,繼續向前走去,這時身後竟傳出一聲脆響,聽起來很像什麼兵刃與磚石相互撞擊。
\t大省心中一驚,縱身騰躍,再看向那邊時,卻見到兩本書冊和一柄寶劍散落地上。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尋了一塊幹淨的地方將老者放好,才回頭撿起書冊和寶劍。
\t寶劍造型質樸,大省耍了耍,也沒發覺有什麼異常,又放在燈台前詳細察看,才在劍柄處看到一個“悔”字。心中想道:“這莫不是老者的佩劍,要不他老人家怎麼會至死也要帶在身旁?”隨即收好寶劍,又翻起書冊,見書冊一本署名《天山霰雪劍訣》,另一本署名《玉珠心經》,看字體似乎是同一人題寫。
\t大省自言自語道:“這些莫不是老者的陪葬,還是待會兒一同焚燒了好。”隨手將手冊整了整,這時一塊絹帕忽然從《玉珠心經》中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