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科學兒童,創科技品牌
幼教天地
作者:吳玉琴
一直以來我園堅持以科學教育作為一大特色,一直努力讓每個孩子愛科學、樂實踐、好探索、會創造,將科學啟蒙教育的理念、方法融合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讓童真在孩子的心頭釋放,讓孩子體驗到科學探索帶來的幸福與樂趣。根據幼兒科學探究的特性及本園的科學教學方式,我園確立了《科學兒童觀下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行動研究》課題,根據幼兒科學活動目標及目標的構建理論,我園確立了科學活動不僅要促進幼兒當前科學探究的發展,還要摸索出對今後科學探究起啟蒙作用的主導思想。開展課題以來,我園在豐富科學環境,推動、普及科學活動;組織科學教學,完善科學課程體係;打造科學節會,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等方麵做了深入思考、探索、研究,積累了豐富經驗。
一、豐富科學環境,幼兒潤在科學中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麵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為此我園努力創造集現代化、童趣化、教育化為一體的和諧科學環境。走進我園幼兒園就能感受濃鬱的科學特色氛圍,傳遞給幼兒大量相關科學信息和刺激。科學廳:走進我園的大廳,迎麵撲來的就是濃濃的創意氛圍,這裏展示著我園科學探究活動的研究成果,創意電線造型、創意線條畫展、我做的自行車、排水畫展,等等。科學廊:每天幼兒們來園都會經過一條條長廊,每條長廊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科學故事長廊裏懸掛了一幅幅科學故事的圖片,一個個科學故事,圖文並茂地向幼兒講述著科學知識。科學室:陳列了各種蟲類的標本,放置了昆蟲觀察盒,幼兒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用橡皮泥製成迷宮。科學路:我園有四條主樓梯,每一條樓梯都張貼了同一係列的科技內容。如奇思妙想、科學繪畫、知識問答。科學區:幼兒通過自身操作獲得了科學活動的前期經驗,延續著科學活動之後的探索,互相幫助、小組合作。通過為幼兒營造科學的環境,為幼兒提供了啟智平台,讓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為幼兒的科學想象和創造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二、優化科學課程,幼兒學在科學中
我園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通過教科沙龍等交流活動、研討園本化課程的內容和實施策略等形式,積累科學探究課程資料、摸索科學探究教學策略;以科學探索活動為途徑,以領域間的有機整合為方式,生成係列科學探索活動。在構建主題係列活動中,教師應善於整理和篩選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有價值的科技問題,充分支持、鼓勵幼兒在科技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嚐試與創造,充實園本課程,從而積累大、中、小科學教學案例集,為幼兒園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信息化視頻材料,為課程的動態化運行提供了原始而珍貴的依據,形成了符合園本特色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模式,主要有兩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