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2 / 2)

財務部章經理加入公司,比其他三個經理晚一點。做了幾個月,臻總對章經理意見越來越大,認為章經理做得比以前葉經理還差,訓斥了章經理好多次。我對章經理的工作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幾個月也沒什麼改善業績,招聘時所講的Costdown這一塊,三個月來總以各種條件不成熟為由而無法實施,製度建設也是一片空白,也沒犯什麼錯誤,我和他溝通過一兩次,章經理表示被老板訓斥後無所適從壓力過大,自己也沒有多少信心再幹下去了,既然如此,那在一起對雙方都是一種折磨,不如好聚好散。章經理離開後,葉會計暫代財務經理。

三四個月時間,第二次人才引進全軍覆沒。

積極主動、責任心最重要,如果一個人做事不積極,10件事有8件事要上司緊跟在屁股後麵催,或者一天到晚隻在想如何扯皮推卸責任,有兩個這樣的部屬就足以把上司累垮,整個公司都是這樣的人,則從上到下都累。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人品好的人才是倚天神器,人品不好的人才則是傷己利刃。

麵試時,用人者一定要有非常強的洞察力能見微知著,冰山素質模型中下麵隱性的價值觀、內驅力等,比冰山上麵顯性的技能更為重要,特別是中小企業。大中型企業製度流程完善,有完善的製度和流程進行監控,人品差的人進來都能被監控住,即使搞點動作,也不至於對企業傷筋動骨,但中小企業就不同了,中小企業正在進行製度流程建設,製度流程還沒有完善,缺少監管機製,如果經理人想損公肥私,那對企業的破壞性遠遠大於大中型企業。

當初餘經理、錢經理、賀經理在麵試時,我觀察到他們一些細節,如餘經理坐姿有些慵懶,錢經理眼珠亂轉,賀經理總在不停地計算她的工資。可是我還是更注重他們的技能,他們幾個人如果將心用正,肯定是不錯的。餘經理的悟性李衛非常認同,我招了這麼多經理,唯有他悟性最好,隻可惜責任心太差太懶了。其實我也很懶,我一直認為,聰明的人都往往比較懶,因為懶才會找方法,但凡事不能過頭,不能懶得像頭豬一樣;錢經理在技術管理方麵還是有一定經驗的,可是用心不正,總想找捷徑快速往上爬,想快速發財,因而利令智昏搞歪門邪道,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第二批引進的經理,論技能經驗,並不在第一批經理之下,但和第一批經理不同的是,第二批經理積極主動性差、缺乏責任心。第二批三個經理當中,餘經理太懶,賀經理輕重不分,錢經理則不但缺乏責任心而且人品也差。

從這次用人的經驗來看,一個自律性強的管理人員,通常責任心強,積極主動。我總結發現,優秀的經理人都是自律性很強的,不合格的經理人大都自律性比較差。

紀律是一切製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能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係力就是團隊紀律。要建立團隊的紀律最首要的一點是:領導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維護紀律。

“紀律可以促使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顧問公司的陳怡安博士曾說過:“領導者的氣勢有多大,就看他紀律有多深。”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堅持及帶動團隊遵守紀律的人。火爐麵前人人平等,誰摸誰挨燙。

第二次人才引進的失敗,表麵上看這些人的缺點是責任心差、不積極等,實際上根源在於這些人與自己的思想格格不入,缺乏自律性。

傑克·韋爾奇在中國講學的時候,有一句話非常發人深醒:“什麼樣的人企業堅決不能用?是有業績、有能力,但不認同你公司的文化,也就是說和企業的價值觀不同,這樣的人堅決不能用,堅決不能在企業呆著,更不能進入高層。”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解開了我的心結。認同企業的文化是選人的首要條件。

臻河原來的文化是灰色的,這種文化肯定要被淘汰,現在變革時期,也是新的企業文化的初始沉澱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變革者的管理思想、理念基本上代表了變革初期的企業文化。錢經理等人不但不認同這種文化,而且業績也沒有,加上責任心太差,我無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