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去年的那個香港大客戶,後來自己辦了個鑄造車間,與我們的業務量少了,不知什麼原因還欠我們10多萬塊錢,以往追款都追不到,對方老板放話:必須臻總親自過來談。臻總知道這家企業雖然也有1000多人,但管理也很亂,老板一天到晚也頭疼,臻總過去,大吹臻河如何如何改革,吹得那老板心花怒放,一定要來見見我,順手大筆一揮就把現金支票簽了。
中午,那老板和總經理過來,那老板50來歲的樣子,總經理看上去是個30多歲很幹練的一個女性,他們都是香港人,在廣東辦的企業,中午大家在一家潮州菜館吃飯,席間,臻總不停地介紹他如何支持我的工作,我不停的點頭稱是,在外人麵前,我絕對擁護老板,我發現那家公司的總經理不時數落老板幹涉過多,那老板有點尷尬,不時自嘲,我馬上明白兩人是什麼關係了,我看過一篇文章《一個浙商的22條商規》,有一條是:
當在你決策團隊三人或三人以上裏麵的異性成員一旦與你有了特殊的關係,那麼你必須考慮讓對方立刻離開這個團隊,要麼她/他另謀高就,要麼她/他成為你的專職情人或者太太老公,總之,她/他已經不能繼續留在這個團隊,所以在團隊裏不要隨便考慮和異性發生親密關係或者動情。
那老板和總經理不時地問我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我一一作答,他們點頭不已,分別時,我送了一本《中國私企內幕》以及另一本管理的書給他們。他們回去後,不時給我打個電話,問我幹得好不好,心情如何,有空到他們那裏看看等等,我明白他們想挖自己過去,在試探自己,我心想:臻總現在對我挺不錯,而且我自己也有股份。你就是一千萬也挖我不過去,這叫做緣份。
他們試探幾次無望後,就請我幫他們推薦人才,我不是獵頭,人才推薦是非常麻煩的,各人性格不同,我和他們關係又不是非常熟,萬一自己鍾意而對方不鍾意還會怪罪自己,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別幹,我把一些招聘網站以及珠三角知名人才市場和高端人才市場,以及知名的獵頭公司的電話地址告訴了他們,讓他們自己去找。
老板娘的弟弟楊仁看到公司開始旺,也想自己開個小加工廠,為臻河做點加工活,老板不同意,但老板娘借錢支持他。我也是不太同意楊仁辦廠的,楊仁現在在公司做司機,不會對公司運作造成什麼幹涉,但做供應商就不同了,而且,楊仁是80年代出生的,以前也比較懶,也沒吃過什麼苦,我說實話有點擔心。但楊仁已經決定了,也沒辦法。我把楊仁叫到辦公室:“開廠和做司機是完全不同的,很辛苦,既然你決定了,我也不反對,第一年,我盡力支持你,比如在及時付款方麵,但在交期、品質、價格方麵我將一視同仁,第二年開始,你們和其他供應商我將一樣對待,好好把握,別讓你姐失望。”
老板娘整個家族文化層次不高,老板的家族似乎有點看不起她們家族,加上她比老板小十幾歲,老板經常像教小孩一樣“教育”她,老板娘有時也有點自卑,所以,我希望楊仁不要辜負他姐的希望。所以辦廠之後楊仁很吃苦,有一次大家吃飯時談到楊仁,我說楊仁比以前勤快多了,老板娘聽後開心得不得了,看來人都需要誇獎。
既然產值首次突破兩百萬,總得有點表示,我和老板商量,決定給大家發點小小的獎金。公司的財務是極不保密的,出納有什麼內幕消息,會在第一時間往下“傳達”,她是公司的謠言發布中心。有時公司不加工資不發獎金還好,一發大家都有意見,因為中國人喜歡攀比。
我和各部門經理逐一確定了各個管理人員的獎金金額,給老板批了,由我親自發給各部門經理,由經理親自發,實行保密式的簽名,出納隻知道金額總額,不知道具體每人發了多少,免得好事變成壞事,總共發了4000多元。大家都得了50~200元不等的獎金,以往一年的年終獎才150元錢,所以大家非常開心。
我看到天氣還是比較熱,和臻總商量後給部門經理每人裝了一台空調。
這一下,公司員工們動力十足……
下班,實在受不了,
從公司出來,我回家,回我和魔女的家,我一個人上樓,看著房間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擺設,原本我嘻嘻哈哈的聲音和魔女對我不聽話的假意嗬斥,在這一刻僅僅被牆上的滴答聲所代替。
房間裏的一切仍舊那麼熟悉,雖然我已經好幾天沒有回到這裏了。衣服洗了擺放的整整齊齊,這是魔女的習慣。
家裏熟悉的味道,很久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