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世間無此這般人(結局)(1 / 2)

在這個毫無任何特別之處的日子裏,卻從街頭巷尾,到朝堂宗親,都放下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心全意的隻議論一件事情,定遠侯要上岸了。

定遠侯,弱冠之年隻身入敵營,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鳩占鵲巢,成功掌握了大海賊李進的隊伍,在之後,更是開商路,剿倭寇,造玻璃香皂等奇物,為朝廷賺來大量財物。又開發南洋,揚我軍威,建武器島,開銀行,以一己之力,強國富民,幾年之內將國庫收入足足翻了一番以上。

此時的大明,竟然出奇的國強民富起來,因為國庫寬裕,不但已經數年沒有加過稅,甚至於今年還給許多地方減了稅,經內閣一致討論,今年更是通過了,山陝邊境地區永不征稅的法令,軍籍居然還有補貼,開千年未有之先河啊!

一時間,山陝大地一片歡騰,齊誇朝廷領導的好,家家戶戶都供著嘉靖大帝的長生牌位,乞求這位仁聖君主可以真的修道成仙,長命百歲,因為這樣這條法令就可以一直執行下去了。偉大的嘉靖大帝,也因此成為了文人百姓心中,功蓋太祖,成祖的君父。

此時的大明,百姓家家有飯吃,逢年過節吃口肉食也已不是什麼難事,長江以南,更是人人有一件綾羅,府庫之內,貫朽粟陳,足以應付三年以上的大災。

便是邊關形式也是大好一片,朝廷有了錢,自然首先投入到邊關來了,長城已經是年年修,年年建,仿佛永遠沒有修完的一天,大明的百姓都不愛幹這活兒了,施工的全是海上來的奴隸。仰頭一看,好像小山一樣高,隻把韃靼們看得都絕望,繞了三個月,居然愣是找不到突破口,想強攻吧,人家鯨油火炮好像不花錢似的,除了送死屁用沒有。

你說繞路攻山海關?別逗了,那地方沿海,現在哪個韃靼人敢往海邊湊活?

聽聞各地不要臉的地方官,已經開始成批成批的進獻祥瑞了,什麼雪白色的鹿,兩個腦袋的靈芝,金色的豬,仿佛一夜之間雨後春筍的冒了出來,有那自恃有點文采的,更是將獻媚的文章寫出一倉庫來,什麼堯舜禹湯,英明神武,聖明天縱,愛民恤物,包元履德,總之要多肉麻有多肉麻,這要是早幾年,不用大臣罵,嘉靖自己就得先被惡心個夠嗆。

可如今,不但嘉靖欣然受之,便是滿朝禦史,也沒有一個說半句廢話。

而除了嘉靖以外,百姓最感謝的人,不是內閣首輔嚴嵩,而是那遠在海外的定遠侯。

就連下裏巴鄉的無賴漢,也知道能有如此盛世光景,全賴定遠侯點石成金的本事。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掰開指頭算算,此時的定遠侯,居然壟斷了玻璃,武器,銀行,香皂,橡膠,船運,等等等等,無數種商品,可以說樂府打個噴嚏,整個大明的商業都要跳一跳,超過兩百萬的人靠他或是他的生意吃飯,民間四成的財富在江南,而江南的財富卻四成在他手裏,六成在他的銀行。

不知不覺,弱冠之年的定遠侯,已經成長到了這般地步了。

對於小天的上岸,於尋常百姓來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對朝堂來說,卻是嘉靖禦極已來的頭等大事。是好事,還是壞事,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朝堂之上必然免不了要大大的震動一番了。

說是好事,能量龐大的定遠侯終於不再孤懸海外,雖然依舊勢力龐大,但也總算可以控製,而且從上倒下,每個人都覺得,如果讓定遠侯在朝廷裏當官,一定可以作出更牛逼的政績出來。

說是壞事,隻因自此以後,朝廷巨頭之中必然又要再多出一人來,這必然要打破朝堂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局勢,也給愈演愈烈的奪嫡之事,平添了幾分事端。

而此時,天下的主角,定遠侯樂天,卻跟陸蕊膩歪在床上,用漂亮的玻璃器皿,裝著一碗剝開了皮子,模樣煞是喜人的葡萄,兩口子沒羞沒臊的你喂我一顆,我喂你一粒,吃得不亦樂乎。

哦,現在要交定遠公了,上岸的三日之前,他便成功的升級了,成為了自成祖以來,惟一一個被活著封公的人,若不是他年齡實在太小,直接封王也不是不可能。

陸蕊道:“夫君,您看這公爵也封了,您進京都半個月了,怎麼朝廷還沒有旨意下來?倒是要封個什麼官兒給你呀。”

小天道:“估計他們也頭疼,恐怕都巴不得老子捧著個國公的位子,天天在家養著吧。”

陸蕊道:“那也挺好,這些年,您可是忙壞了,咱們成親以來,您還是頭一回在家待這麼久呢,妾身還真願意您就這麼一直呆在家裏,不要當差的好呢。隻要這大海還在咱們手上,我就不信誰還敢輕慢了咱們家”

小天道:“理兒是這麼個理兒,可我這個歲數就退休養老,也沒意思呀,過兩天,我就去找皇帝,怎麼也得給個閑散小官兒當當。”

陸蕊笑道:“嗬,我還真替皇帝叔叔發愁呢,你一個公爵,還能當什麼官,自古以來,都是先當官後封爵,你倒好,卻是先把爵位做到了頂上,才要當官,卻哪裏有合適的位子給你?自然是能拖就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