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公孫先生救救舍弟吧。”

“求求公孫先生救救舍弟吧。”

“求求公孫先生救救舍弟吧。”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跪在茅屋外,一邊喊著,一邊腦袋用力的向地麵狠狠的撞去。少女的額頭也由原來的白淨變成了青紫,慢慢的腦門有了些許血水滲出。

“你走吧,那孩子沒救了。”一個大概二十四五歲男人慢悠悠的從茅屋裏出來,這個男人有些消瘦,臉卻出奇的好看,身穿一身白衣,頭發鬆散在身後,看起來有些慵懶。那男子說完便緩緩的又進入了茅屋。

沈顧城欲說些什麼,可那個男子已經消失在了視野內。

自從沈府被抄後,沈顧北就莫名生了病,他因為從小練武,身體本來一直都很好的,自從沈府被抄後,沈顧北的精神越來越差,沈顧城最開始還以為沈顧北是因為家中突然的變故,心情鬱悶導致的。可是今早起來顧北咳出了血,顧城這下是真的緊張了。沈顧北是沈家的獨苗,無論如何她都不能看著沈顧北出事。

當孤苦伶仃的沈顧城帶著弟弟四處尋醫的時候,所有的大夫就像商量好的一樣,沒有緣由的拒絕診治這個孩子。在她再次被拒後,她帶著沈顧北在街上遊蕩,想著找個更便宜的客棧先住下來。

沈顧城摸了摸身上的荷包,荷包早已不翼而飛。沈顧城,有些慌亂的在身上翻找著,還是沒有找到。,這些錢是在沈府沒落後,宮中的麗妃娘娘派人送來的。沈顧城想在爹爹含冤入獄後,她和沈顧北能夠不和爹爹一樣進入那陰暗的牢房,麗妃娘娘應該費了不少勁吧。不過現在看來,沈顧北似乎也難逃毒手。

沈顧北現在病著,又丟了錢袋,對於沈顧城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沈顧城扶著弟弟低著頭正欲往前走,發現顧北的左腳前麵躺著一個紙條。沈顧城不是那種好奇心很重的人,也不太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此時的沈顧城鬼使神差般打開了紙條。

“想讓顧城北活命,前去南山竹林茅屋”

沈顧城沒有別的選擇,她沒有錢,沒有可以投靠的人,隻能前往紙條上寫著的那個地方。至少那裏有個可以落腳的地方。

顧城帶著顧北來到南山腳下用了半天的時間,沿途打聽到竹林的茅屋裏住著一位姓公孫的神醫,醫術很厲害,不過就是有些古怪。沈顧城還遇到一位好心的大娘,不僅為他們指路,還贈與了他們一些幹糧,顧城自然是舍不得吃的。等顧北稍微清醒點,顧城就將幹糧泡在水裏,就著水喂給了沈顧北。幸好沈顧城從小習武,要不然還沒將沈顧北帶到南山腳下恐怕自己早已累個了半死。

沈顧城終於帶著沈顧北磕磕盼盼的來到了南山腳下,卻沒想到這位公孫神醫如此的決絕,看都未看沈顧北一眼就宣判了沈顧北“死刑”。

沈顧城從小由沈家收養,沈家爹爹,沈家娘親將她視如己出,教她詩書,傳她武功,可謂是恩重如山。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保住沈顧北。沈顧城將沈顧北放到了公孫澈的茅屋屋簷底下,自己又重新跪在了茅屋外。隻不過這次很安靜,公孫澈已經知道有人在茅屋外有人求醫,再喊隻會讓這位公孫神醫心煩,沈顧城隻能祈禱公孫澈能夠突然大發慈悲救上一救顧北。

雖然現在是初春,氣溫還是很低,茅屋外是茂密的竹林,似乎更加冷了一些。沈顧城從小習武自然是不怕冷的,她每年到了冬天都會隻穿上薄衫在雪地裏練武。她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沈顧北,他生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