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實誠的交易(1 / 3)

異能機甲,讓機甲也能擁有特異功能。這是洛德.安格爾從小的夢想,但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他漸漸地放棄了這個夢想。

機甲是人類科技的結晶,是跟據已知的科學理論,利用各種已掌握的科學原理而製造出來,造福保護人類的工具,它怎麼可能擁有人類已知科學不能解釋的,不知為什麼會產生的異能呢?異能機甲,隻可能是夢,是愛幻想孩子的夢,五光十色,絢麗無比,但隻要你清醒睜眼,夢就消失,無跡可尋。

可就在今天,他在收上來“未來希望”機甲設計大賽的報名表上,看到了異能機甲的創意,提出此創意的學生是顧星舟,林星。被他遺忘了三十多年的兒時夢想,現如今被他的學生提了出來。異能機甲,真能成未來希望嗎?

在這個異能機甲的創意中,顧星舟他們還提出了幾個思路。第一個思路是從機甲的原材料方麵來考慮的,就是找到本身擁有特異功能的材料,來製造機甲,這樣機甲也很可能擁有異能。至於怎麼樣才能得到既擁有異能,又能滿足機甲的新材料呢?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稼接。就是把某些有特異功能的植物和金屬材料稼接在一起,最終得到一種既有植物特異功能,又有金屬屬性的新形原材料。

第二個思路就是從機甲的體塊方麵來考慮。他們提出一個大膽而且有趣的構思,他們想設計一架可分散組合的機甲。這一架可分散組合的機甲,既可分散為三個獨立運行的個體,又可以三位一體組合。當它分散為三時,隻要依據空間三體力學的原理,讓它們飛速的旋轉。當旋轉的速度達到要求,三個體塊在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可以讓三體所圍區域內的空間變得超級致密,當這個區域的體積相對它越來越大的密度,變得逐漸趨向於零時,這個區域內的吸引力就會變得無限大,任何東西隻要離這個區域一定範圍內,就會被吸入消化掉,連能量和光線都不能例外。這種由於空間變得超級致密,而吸收一切的現象是確實存在的,如黑洞。這個構思就是利用三位一體的機甲,製造出類似於黑洞的區域。如果能成功,那麼這三位一體的機甲就擁有了吞噬異能。

第三個思路,就是把亞空間技術運用到機甲上,讓機甲擁有製造微型蟲洞的能力,這樣機甲就擁有了瞬間從這個空間消失,又瞬間出現在某個想去空間的異能。

這三個思路看起來都象是異想天開,但隻要仔細思索,又好象都有那麼一絲可行性。隻是為了這一絲可能,也許就算把很多專家聚在一起,耗費他們一輩子時間鑽研,都不能取得進展。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至少讓洛德.安格爾看到了有可能,他的全身血液都因為這一絲可能而沸騰了起來。

顧星舟和林星兩張稚嫩的臉出現在他的腦海,他對這兩個學生還是印象十分深刻,都是難得一遇的天才。也許這兩位如初生牛犢的天才,真能按他們天才的思維方式,搗鼓點什麼東西出來。

想到這個也許,洛德.安格爾心中冒出久違的激情,他立刻下了決心:加入他們,完成這一趟造夢之旅。

洛德.安格爾和白策的先後加入,尤其是白策對後備軍官誌在必得,終於讓林星,也重視起這次“未來希望”機甲設計大賽來。她花了一天時間仔細地研究了顧星舟所繪的設計草圖,又讓小乖反複計算了三個思路的可行性,被告知三個思路理論上都可行,但是實際上都很難實現。

雖然實現難,但是林星、白策、顧星舟,都對這個創意很感興趣。他們多次開會討論這三個思路,他們的指導老師洛德.安格爾好象特別空閑,次次都提出了旁聽要求。多次會議後,鉻三角小組的成員們終於有了第一步的行動方案。

第一個思路,因為三人都對種植嫁接技術一竅不通,而且植物和金屬嫁接這方麵也沒有聽說有人研究過,第一個被他們淘汰。而第二和第三個思路被他們保留了下來,決定繼續往下深入研究。

第二個思路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什麼樣的能量能提供足夠的動力,讓機甲部件的旋轉速度達到要求。第三個思路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怎麼把亞空間跳躍裝製,縮小、縮小、再縮小,無限地縮小,直到一架機甲可裝配下程度。要知道,現如今能夠進行空間跳躍的宇宙飛船都是機甲的成萬倍以上。而且宇宙飛船上還隻是裝了亞空間跳躍裝製的觸發器,這個裝製的大頭還在亞空間站內,這也使宇宙飛船的空間跳躍之能在兩個亞空間站內進行,而不是任意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