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名(1 / 3)

彌諾國、彌臣國,皆邊海國也。呼其君長為壽。彌諾麵白而長,彌臣麵黑而短。性恭謹,每與人語,向前一步一拜。國無城郭。彌諾王所居屋之中有一大柱,雕刻為文,飾以金銀。彌臣王以木柵為居,海際水中。以石獅子為屋四足,仍以板蓋,悉用香木。王出卽乘象,百姓皆樓居。披婆羅籠。男少女多。俗好音樂。樓兩頭置鼓,飲酒卽擊鼓,男女攜手樓中蹈舞為樂。在蠻永昌城西南六十日程。

太和九年曾破其國。刦金銀,擄其族三二千人,配麗水淘金。

驃國,在蠻永昌城南七十五日程,閣羅鳳所通也。其國用銀錢。以靑磚為圓城,周行一日程。百姓盡在城內。有十二門。當國王所居門前有一大象,露坐高百餘尺,白如霜雪。俗尚廉恥,人性和善少言,重佛法。城中並無宰殺。又多推步天文。若有兩相訴訟者,王卽令焚香向大象思惟是非,便各引退。其或有災疫及不安穩之事,王亦焚香對大象悔過自責。男子多衣白氎。婦人當頂為高髻,以金銀眞珠為飾,餘著靑婆羅裙。又披羅段,行必持扇。貴家婦女,皆三人五人在傍持扇。有移信使到蠻界河賧。則以江豬白氎及琉璃罌為貿易。與波斯及婆羅門鄰接。西去舍利城二十日程。

據佛經,舍利城,中天竺國也。近城有沙山,不生草木。『恒河經』雲,沙山中過。然則驃國疑東天竺也。蠻賊太和六年劫掠驃國,虜其眾三千餘人,隸配柘東,令之自給。今子孫亦食魚蟲之類。是其種末也。鹹通四年正月六日寅時,有一胡僧,裸形,手持一杖,束白絹,進退為步,在安南羅城南麵。本使蔡襲當時以弓飛箭當胸,中此設法胡僧,眾蠻扶舁歸營幕。城內將士,無不鼓噪。

昆侖國,正北去蠻界西洱河八十一日程。出象及靑木香、旃檀香、紫檀香、檳榔、琉璃、水精、蠡杯等諸香藥珍寶犀牛等。

蠻賊曾將軍馬攻之,被昆侖國開路放進軍後,鑿其路通江,決水淹浸。進退無計。餓死者萬餘,不死者,昆侖去其右腕放回。

大秦婆羅門國,界永昌北,與彌臣國江西正東安西城樓接界。東去蠻陽苴哶城四十日程。蠻王善之,(街)[往]來其國。

小婆羅門,與驃國及彌臣國接界,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俗不食牛肉,預知身後事。出貝齒、白、越諾。共大耳國往來。蠻夷善之,信通其國。

夜半國,在蠻界蒼望城東北隔麗水城川原。其部落婦人唯與鬼通,能知吉凶禍福,本土君長崇信之。蠻夷往往以金購之,要知善惡。界接麗水相近。

蠻賊曾攻不得,至今銜恨之。

昆明牂牁。本使臣蔡襲嚐奏請分布軍馬,從黔府路入。

女王國,去蠻界鎮南節度三十餘日程。其國去驩州一十日程,往往與驩州百姓交易。

蠻賊曾將二萬人伐其國,被女王藥箭射之,十不存一。蠻賊乃回。

水眞臘國、陸眞臘國,與蠻鎮南相接。

蠻賊曾領馬軍到海畔,見蒼波洶湧,悵然收軍卻回。

鹹通四年六月六日,蠻賊四千餘人,草賊朱道古下二千人,共棹小船數百隻收郡州。得安南都押衙張慶宗、杜存陵、武安州刺史陳行餘,以船舶戰船十餘隻,築損蠻賊舶三十來隻沈溺。臣九月二十一日於藤州見安南虞候史孝慜,幷得兵馬使徐崇雅信,蠻賊不解水,悉皆溺死。

吐蕃鐵橋節度本屬吐蕃,貞元十年蒙異牟尋攻破,今並屬蠻管。異牟尋曾詐臣事吐蕃,吐蕃遂封異牟(江尋)[尋江]西卑賤,因遣曹長段南羅各同倫判官趙伽寬等九人,與南詔清平官尹輔酋及親信李羅劄將大馬二十匹迎,子弟羽儀六人沿路視事。十五日至安寧城。城使段伽諾出步軍二百隊,馬軍一百隊夾道排立,帶甲馬六十隊引前,步槍五百人隨後,去城五十裏迎候。十九日到曲驛。鎮使楊盛出馬軍一百三十隊,步軍一百七十隊,夾道排立,帶甲馬二百人引前,步槍三百人隨後,去驛一十裏迎接。二十一日過欠舍川。首領父老百餘人,蠻夷百姓數千人,路傍羅列而拜,馬上送酒。雲南節度將五十匹馬來迎。二十三日到雲南城。節度蒙酋物出馬軍一百隊,步軍三百人,夾道排立,帶甲馬一十隊引前,步槍五百人隨後,去城一十裏迎候。門前父老二百餘人,吐蕃(對)[封]王數人,在路迎拜。是日南詔使大軍將兼戶曹長王各苴來迎。二十四日到白崖城。城使尹瑳出馬軍一百隊,步軍二百隊,夾路排立,引馬六十匹,步槍五百人,去城五裏迎候。南詔遣大軍將李鳳嵐將細馬一千匹幷伎樂來迎。渠斂道中路客館館前父老二百餘人,蠻夷百姓五六十人,路迎馬前。大軍將喩於出馬步軍三百隊夾路排立,引馬六十匹,步槍三百人,去城五裏迎候。南詔妹李波羅諾將細馬一十匹來迎。入龍尾城客館。南詔異牟尋叔父阿思將大馬二百匹來迎。二十六日過大和城,南詔異牟尋從父兄蒙細羅勿及清平官李異傍、大軍將李千傍等,將細馬六十匹來迎,皆金鍐玉珂,拂髦振鐸。夾路馬步軍排隊二十餘裏。南詔異牟尋出陽苴哶城五裏迎。先飾大象一十二頭引前,以次馬軍隊,以次伎樂隊。以次子弟持斧鉞。南詔異牟尋衣金甲,被大蟲皮,執雙鐸鞘。男蒙閣勸在傍,步槍千餘人隨後,馬上祇揖而退。 原缺 日授冊。貞元十年十月二十七日陽苴哶城具儀注設位,旌節當庭,東西特立。南詔異牟尋及清平官已下,各具儀禮,麵北序立。宣慰南詔使東向立,冊立南詔使南向立,宣勅書讀冊文訖。相者引南詔蒙異牟尋離位受冊,次受貞元十年曆日。南詔及清平官已下稽顙再拜,手舞足蹈,慶退而言,牟尋曾祖父開元中冊雲南王,祖父天寶中又蒙冊襲雲南王。自隔大國,向五十年。貞元中皇帝聖明,念錄微効,今又賜禮命,複覩漢儀,對揚天休,實感心肺。其日樓下大會,又坐上割牲,用銀平脫馬頭盤二麵。牟尋曰,比是天寶初先人任鴻臚少卿宿衛時,開元皇帝所賜。比寶藏不敢用,得至今。又伎樂中有老人吹笛婦人唱歌,各年近七十餘。牟尋指之曰,先人歸蕃來國,開元皇帝賜胡部及龜茲音聲各兩部。今死亡零落盡,隻餘此二人在國。酒旣行,牟尋自捧杯擎跽勸讓。冊立使袁滋引杯釃酒曰:「南詔當深思祖宗緖業,堅守誠信,為西南藩屏,使後嗣有以傳繼也。」異牟尋噓嘻曰:「敢不承命。」其年十一月七日事畢,發陽苴哶城。雲南王蒙異牟尋以清平官尹輔酋(十)[等]七人,奉表謝恩,進納吐蕃讚普鍾印一麵。並獻鐸鞘、浪川劍、生金、瑟瑟、牛黃、琥珀、白氎、紡絲、象牙、犀角、越賧馬、統備甲馬、幷甲文金,皆方土所貴之物也。仍令大軍將王各苴、柘東副使杜伽諾具牛羊領鞌馬及丁夫三百人提荷食物。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送至石門。從石門更十日程至戎州。自後南蠻移心向化,遂與吐蕃讎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