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賣糧(1 / 3)

乘著好不容易趕個集,程氏把自己先下打的一些絡子什麼的買了,也不多,總共就賣了三兩二百三十三個大錢,又買了些繡線和扯了一小塊綢緞,一下子就差不多話的沒了,這不就掉下不到三百個大錢了。

到了雜貨鋪,進去又少買了些鹽什麼的,這不一趟集市,花了將近一兩銀錢。程氏覺著這錢可真是不夠花的。

村裏今年家家戶戶的糧食多,不管是在種的時候,還是在收的時候都聽多了,這不今年朝廷裏不收農稅,這不村裏的人們在收完糧食後不就,就開始有人家把自家的糧食用牛車拉進城裏買了。王大柱在把家裏的糧食收上來的時候就和程氏商量著,說:“媳婦乘著現在天氣好,咱們把咱家裏的存糧弄到院子裏曬一曬吧,到時候好進城裏賣了,在一個就是正好給今年的糧食騰地方不是。”

“也行,正好地裏的莊稼也快收完了,就讓小石頭和三丫在家裏看著家。”程氏說

“那行,吃完飯,俺趕緊的把咱們屋裏的地窖裏的糧食倒騰出來。”王大柱說

“那行,俺給你搭把手。”程氏接著王大柱的話說。

吃完飯後,王大柱就點著油燈,把屋子裏地窖打開,地窖裏的氣跑了一會了,王大柱才下去,程氏給王大柱一個小的布袋,和王大柱慢慢的把地窖裏的糧食能出來,其實也沒有多少了,小麥大概還有三石左右。王大柱同時也地窖裏麵的一些包穀、稻米什麼的都能出來了。王大柱從地窖出來的時候就沒有把地窖口給堵上,隻是在上邊蓋了一木板子在上邊。上邊不在是櫃子什麼的,而是一張半人高的桌子,在桌子上邊才是櫃子。

今年王大柱家裏收的小麥可不少,五畝良田就是二十石,旱田是九石,坡地是三石,一共是三十二事小麥。王大柱和程氏覺著,糧食雖然有些多,但是二人都不讚同把這些新糧食賣了。最後王大柱把家裏的這些糧食,分別放在自己的屋裏和灶房裏的地窖裏。因為有些多,王大柱特意抽時間去了趟縣城,買了些口袋,不是大的,中等號的就行。最後光這些小麥就占了兩個地窖的一半還多。

村裏的鄉親們進城賣的新糧是一石五百個大錢,村裏的人一聽,趕緊的把家裏除去一家人這一年的口糧,都賣了。王老二家和王老三家都賣了大半,夠吃的就行了。隻有王老四家賣的算少的,就賣了兩石糧食。王老四覺著自家地少,在一個媳婦現在有了身孕,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要當爹了,有了孩子,就算是多了一張嘴不是嗎?再說了,這剛開了五畝荒地,還不知道莊稼張啥樣呢?還是少賣點的好。

王大柱一直沒有急著去賣,而是在地裏忙活著夏種,五畝的良田都種上了水稻,三畝的包穀和大豆,三畝的紅薯。即便家裏已經有了這麼多的糧食,但是對於王大柱夫婦來說,這些依舊不算什麼。

把地裏的活計都幹完啦,王大柱才向裏正家裏借了牛車,把幾家剩下不多的存糧,拉倒城裏賣到,讓王大柱沒有想到的是,陳糧竟然是這麼的不值錢,新糧是一石五百個大錢,這陳糧竟然才三百來個大錢,而且還是在家保存的好,要不然還沒有這個價錢。在王大柱聽到這個價錢的時候,王大柱真想現在就拉回家去,可是從村子到這要很遠的路,真還不夠費勁的呢?最後王大柱狠狠地咬咬牙,賣了。賣了糧食後,王大柱把這些日子在山上陷阱裏的獵物送到一品樓裏,沒辦法,這一品樓裏的張掌櫃的今年托王大柱要是有獵物的話就往店裏送。王大柱大的獵物在一品樓裏賣的還不錯,王大柱送來的獵物都比較新鮮,張掌櫃的也比較放心。

王大柱回到家後,就把今天在城裏賣糧食的情況和媳婦說了,程氏聽了以後問:“你有沒有問一問,稻米的價錢是多少?”

“問了。新的稻米是六百個大錢一石,陳的是五百個大錢一石,咋了?”王大柱說完後,又問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