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小朝會吵成一團,又是不歡而散。
賀六渾沒有參加這個小朝會,沒有資格。畢竟自己現在很尷尬,各方麵看都是失寵。但是,消息自然有,別忘了那個地頭蛇獨孤信。現在才知道他的能量,無孔不入。這個社會當官的做王的非常風光,但是無論是誰都要有仆人,侍女,再起碼倒垃圾都要有人吧。而這些社會最底層的人,可能都是獨孤信的籌碼。
因此,看起來賀六渾天天無所事事,其實整個洛陽城的大致動態自己也還是清楚的。不然也不可能如此放心大膽。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
從宮裏來的消息說,就差動手了。小朝會參加的人不多,十幾個人,主要是輔政大臣和大的各部尚書。就這點人裏麵,也是有四個派別。爾朱菩提等人,自然是一派,而且囂張跋扈。占據要職,特別是軍隊,其他人無法插手。城陽王元徽為首自然是保皇派,人數不少,要職也多,可是對軍方基本沒用。楊嶺東等人是一派,與青齊豪族利益共享。還有一派就是中立派,或者叫沉默派。這一派的為首者是平陽王元修。這個人物大家都不是特別熟悉,非常低調。
後來獨孤信把資料找齊,賀六渾才知道這個平陽王也不簡單,低調但是人脈廣。據說,元修出生的時候,遍體有鱗文。幼年時期的元修博學多才,喜好武事,性格沉穩厚重。一開始元修被封為汝陽縣公、任通直散騎侍郎、中書侍郎。孝莊帝建義年間,元修辭去散騎常侍一職,為平東將軍、太常卿,後來又為鎮東將軍、宗正卿。孝莊帝永安,封為平陽王。後轉任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為尚書右仆射,後又改加侍中、尚書左仆射。
這份資曆就讓人不可小覷。特別是宗正卿這些植物更是意義非凡,那就是管過皇家宗室的所有事物。這種人最容易積累人脈,而且是皇族的人脈。再加上曆任官場的要職,那麼也積累了與其他各派的關係。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官職是一步一步做起來,一步一步提升,但是悄無聲息。
再讓獨孤信仔細去追查之後,才發現他的交往人群也非常的雜。清河王元亶、大司馬廣陵王元欣、廣陽王元湛、陳郡王元玄、元偉父子、平原長公主元明月、拓跋虎父子等等;官員大都督源子恭、太傅、錄尚書事長孫稚等等都經常一起私下聚會。
不叫的狗才咬人。平陽王元修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取代了孝莊帝以前的賢王的那個名號,成為下一波大家所擁戴的對象。
小朝會上,爾朱菩提一步都不讓,就是必須要按照父王提出的要求落實下去。楊嶺東隻好長跪不起,要求辭職。因為這樣做下去之後,自己這個吏部尚書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城陽王元徽就扮演一個老好人的角色,兩邊都討好,勸說各自退讓一步,希望他們能夠達成一個協議。平陽王元修自然還是一言不發,隻是默默的觀看著這一切。當然最後還是孝莊帝一句話結束了整個爭論:擱置吧!
孝莊帝元子攸其實活得真的是非常的憋屈,他也不是一個無所作為的人,還是有一些思考有些進取的。但是現在自己的影響範圍估計也就僅限於洛陽城。很多地方的管理都是爾朱榮派過去的,朝廷的詔令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紙空文。為什麼自己這麼強硬的必須要把地方官吏的任免權拿到手,就是因為想要自己的影響力擴大,不然那就真的是一個傀儡了。
但是太難了,沒有軍隊在後麵做依托的皇帝,那就是空有一個名號,現在自己也就隻能靠一個名號來與爾朱榮周旋。這個拖字訣自己已經用了無數次了。可是最終的效果不明顯,因為對方就是不讓。現在整個國家的官吏裏麵,地方上的主要長官在自己的堅持之下,大概有一半還是自己的人去就任了,特別是在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去。 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啊,真心做的累呀。
孝莊帝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後宮。太監告知,皇後娘娘有請。
不提這吧,一提孝莊帝的火氣就大了一腳,就把這個太監給踹了出去。自己這個皇帝在朝堂上自己說話不算話,回到了後宮之後自己想到哪裏去吃飯,也要被這個皇後管。
太監被自己一腳給踢暈了,倒在地上頭也磕在牆上,血流一地。左右的侍女太監都嚇傻了一個,趕緊的跪在地上磕頭不止。
孝莊帝呼啦呼啦的喘氣,一個人在那裏站了很久。但是最後還是搖搖頭說道,擺駕,去嘉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