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太快了(2 / 2)

高嶽說道:“現在關鍵問題是阿蓮好像他還不想出嫁呢,總是說還要多伺候嫂子一段時間。”

賀六渾興趣來了。自己兄弟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事情。這應該以後沒有問題,會想好辦法的。更何況自己夫人深明大義,肯定也希望阿蓮嫁得好一點。

一路上有這些話題,有這樣的兄弟折騰,一點都不悶。

快到了中郎城,大家自然散去做好各種準備。

因為賀六渾非常急切的要見到這個威名赫赫的陳將軍,加上自己部隊都是騎兵為主,所以進軍速度飛快。從早晨出發,半天時間,就來到中郎城外的紫金山下。

十九世紀歐洲有句名言:“速度和突然性,可以代替數量。”意指戰場上的迅速和突然的攻擊,可以改變兵力多寡對比。

其實,早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子,就已經提出了這一戰略思想。他在《孫子。作戰篇》雲:“兵貴勝,不貴久。”意思是用兵貴在速勝。在《三國誌。魏書。郭嘉傳》中則歸納為“兵貴神速”。

就連在中國現代戰爭史上,林+彪以擅長用速度打擊敵人而著稱。如長征中的搶渡大渡河,遼沈戰役中的圍殲廖耀湘兵團,都是典範之作。林彪就曾說過,“時間是戰爭的一大要素,有時候兵力增加一個團,增加一個師,不能解決問題,而搶足十分鍾,就可以奪取勝利。”不僅僅如此國外著名的戰神拿破侖指揮戰爭的特點,也是速度。因而,他被稱之為“行走的詩人。”

名將不是在書上讀出來的,而是在戰場上曆練出來的。再聰明的將領也必須真刀真槍的在戰場上經過磨練,才有可能成長。 賀六渾已經在爾朱榮的用兵上充分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在擊敗葛榮的過程當中,他的部隊就是突然急進,把那幾十萬部隊都甩在一邊。根本不給葛榮其他部隊包圍過來的時間,就解決了戰鬥。

現在他又被眼前的一幕給震驚了。紫金山下戰鼓雷雷,已經開始一番大戰了。

賀六渾所處的地方是一座高坡,遠遠望去,已經能夠看見中郎城。中郎城下,到處都是營壘,連綿幾十裏,駐紮的都是爾朱榮的軍隊,四麵八方團團圍住。

營壘外,有大批的軍隊集結成陣,估摸人數有四五萬人。

但是這連綿的軍陣中,居然有一隻白袍軍在遊動。相對於青甲洪流,白色軍隊太刺眼了。雖然人數不多,但遠遠看過去,就像一隻白鷺在青紗帳裏飛翔。一下子淹沒在蘆葦中,一下子又騰空而起。舞姿輕盈曼妙,動作輕緩自如。

花弧看的非常認真,不由自主的說道:“那隻白袍軍人數不多啊,怎麼那些部隊攔不住?”

高嶽的話語不是這樣,他很奇怪的說道:“侯爺,怎麼他們也是白袍?”

賀六渾的親衛軍也是喜歡白袍。

崔蒿看這些東西是非常仔細的,他的觀點就是不一樣:“這支部隊速度快,而且穿插自如,如入無人之境。奇怪了,他們怎麼能夠這麼清醒的知道,往哪裏走?”

在古代的戰爭中,指揮者通過旗和金鼓來指揮。古代將領並不像現代,有各種通訊工具,例如無線電等等來指揮大規模軍隊戰鬥。特別是一場大規模戰爭雙方對戰人數少至幾萬,多至幾十萬。雙方擺開陣型場麵是很壯觀的。當然這也給將領傳達戰鬥命令傳來了很大的不便。

通常情況下作戰都是靠靠通令兵來傳達,但是這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是作戰部隊很難在第一時間接受到作戰任務。其次就是雙方戰鬥時,幾萬部隊混雜在一起,傳令兵很難找到他需要傳令的部隊。

這個時候戰旗的任務出來了。將領就通過旗子來指揮部隊,將領所在的位置就是“帥”旗所在的位置。“帥”旗一倒,整個部隊將會亂做一團。一支大型戰役所需要幾百,甚至上千個作戰分支軍旗。

各種命令用旗語發布下去 ,大大縮短了傳令時間。

當然,軍旗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正在鏖戰的士兵可以找到組織。不然亂作一團怎麼辦?

現在,這個白袍部隊就是矯若遊龍,熟練看不見他們的動作,但是速度奇快,衝到哪裏,哪裏的青甲洪流就亂做一團,然後迅速潰散。

賀六渾發現了一點,那就是這個白袍部隊到哪裏,那個地方的軍旗一般就倒下,然後青甲洪流就亂套了。

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