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夜也快結束了,越靠近黎明的時候,天色越暗。
突然間那個士兵大喊道:“火,火,火!”
這個聲音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非常的淒厲,所以小小的碗子城一下子就被驚動了。五六百人全部都爬了起來,根本不需要副將的命令。
副將也是和衣而睡,所以一聽到這個聲音趕緊就跳了起來,迅速的奔跑到了城牆之上。現在那個士兵所指的方向,的的確確發現對麵的路上,差不多百步左右出現了一些火光,而且這些火光非常的刺眼。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很多的人影站在那個地方。
“所有人做好準備。你們幾個趕緊去把那些滾木扛過來,你們幾個趕緊去把那些石頭再拿一些過來。每個人自己都檢查下,看看自己弓箭的箭囊。”副將也是經曆過戰爭的,所以有條不紊的開始發布命令,所有的士兵開始按照這些要求逐步落實。
緊張的氣氛開始有所緩解,城牆上的士兵都眼巴巴的看著對麵山路上。
副將心裏還在嘀咕怎麼回事?會在這個時刻發動襲擊。所有人都看不見,怎麼打嘛?反正不管怎麼樣,你士兵要是敢衝過來,在我的視線範圍之內,我們就會用弓箭好好的照顧你。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又聽見那個士兵大聲喊道:“火,火,天上,天上。”
現在沒有人再去訓罵這個士兵了,因為所有的人都順著他的話語往天上看的時候,驚呆了!
就見天空當中出現了六個直徑大概三十公分左右的碩大的火球,直接砸向城牆。副將大聲的喊道:“快躲,躲。”
其實根本不用下命令,所有的人都開始緊貼著垛口,盡量的讓自己的身體靠近城牆。因為那個火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鬼知道它會砸到什麼地方。沒有人會不明白,這個火球砸在身上會怎麼一個結局。
這六個巨大的火球,其中有一個正好砸在了城牆上麵,另外五個都砸落在了碗子城的中間空地和房間上。
砸在城牆上麵的,轟的一聲火球爆裂,火星四濺。邊上的十多個士兵哀嚎著開始狂奔,一邊開始撲打身上的火。副將一邊吩咐人去幫別人滅火,一邊湊過去觀瞧才發現這個巨大的火球其實就是木頭做成的。隻不過上麵被油浸濕了,然後點燃。但同時感覺到鼻子裏麵有一股怪味,忍不住開始咳嗽了起來,而且非常的痛苦。
另外五個砸在房間上的,迅速燃燒起來。小小的碗子城瞬間籠罩在火海中。
盧長貴在不遠處嘿嘿嘿笑,因為這些東西叫毒藥煙球 。是盧景裕發明的,被他堅決要求帶過來的。 其製作方法為:將所有原料(原料內容見本文前段)搗合為球,用一條長一丈二尺重半斤的麻繩穿過藥球為弦子,然後將很厚的廢紙一十二兩半、麻皮十兩、瀝青二兩半、黃蟲葛二兩半、黃丹一兩一分、炭末半,搗合傳於球外,木頭固定好作為外殼。此球發射後不但可炸傷敵人,且其煙氣使敵人中毒而口鼻出血。
因為炸藥的發明不敢亂用,所以就采取了這折中的一個辦法製造出來。
而簡易拋石機也是盧景裕加工的。根據賀六渾的思路,居然搗鼓而成。安裝簡單,關鍵就是那個拉索。拋石機發明於周代,叫“拋車”。據《範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軍運用一種可以自由移動的拋車,擊毀袁軍的櫓樓及戰車,這種威力強大的拋車被稱為“霹靂車”。
當時的拋車多數是將炮架固定在地麵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機動性差,安裝費時費力。賀六渾的建議之後,盧景裕想了一些辦法,居然做到了。在炮架下麵安裝了車輪。又因為炮架笨重,要隨時變換拋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煩的事情。為此,盧景裕發明了“旋風拋車”。這種拋車的炮栓能夠水平移動和旋轉,可向各個方向拋擲石彈,又稱為“旋風炮”。
這一次盧長貴組裝了十部這樣的“旋風炮”,距離差不多都可以達到200步以上。趁夜裝好之後,真正能夠用的就是六部。但是一發射就取得了奇效,一下子就打的碗子城裏麵的軍隊驚慌失措。畢竟這個城太小了,而且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所以這一個工具,效果非常之好。
副將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趕緊的命令士兵:“趕快趕快用布沾水捂住鼻子。”
就這樣自己的士兵已經損失了好幾十人。很多人是驚慌失措從城牆上摔下去的,還有一部分人是被火燒火燎,已經喪失了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