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滏口大戰 五十(2 / 2)

而輕騎兵就不太一樣了。輕騎兵有頭盔,身上沒有鐵甲,隻有皮甲護住主要胸口。居然每個人有兩把弓,馬身上三個巨大的箭袋。

可朱渾元一看見對方居然先動,衝殺過來。心裏還有點納悶,人數少居然敢衝?再仔細觀瞧之後,下令道:“鐵甲騎兵先上,給我頂住頭陣。”可朱渾元也不是傻子,重騎兵既然先衝過來了,那麼再怎麼的也要重騎兵先支撐對抗。盡管自己的重騎兵人數本來就不多,也就是5000人不到。而且不可能每個人都是鐵甲,大多數都是皮甲。因為一般的輕騎兵過去是被屠宰的對象,你的箭射不穿,刀砍不動,那不是等死嗎?

三裏的距離,看起來很遠,也就是1500米。如果是人跑1500米,通常是5分鍾左右。 如果真正馬速提起來,就是一分半鍾的時間。而且還是兩邊對跑,給大家的時間也就是一分多鍾。

站在觀景台上的葛榮他們就看的很清楚。一小朵有規律的青雲,朝一大朵黑雲飄去。觀景台上的人當然個個緊張的要命,這可不是演習,而是生死大戰。

雙方的重騎兵由開始的慢跑,逐漸的加速,距離越來越近,一千米,800米,500米。觀景台上的人,都在等著那劇烈的衝撞發生。

奇葩的事情發生了。

後麵三排的輕騎兵,居然開始加速,已經衝出來了。這些人馬,居然開始迎著重騎兵就上去了。而那些爾朱榮重騎兵居然還是不緊不慢的速度,甚至還慢了下來。與前麵衝出去的輕騎兵脫節了。

“他們不是在找死嗎?”觀景台上,有的人在喃喃自語。

的確如此,怎麼會如此傻的戰術,這個帶兵的將軍是不是瘋了。現在距離差不多500米,你射箭怎麼可能到有效殺傷距離,而且一般的箭陣對重騎兵沒有用啊!這樣輕騎兵上去,不等著挨宰嗎?

就見這個時候,青甲洪流裏麵帶頭的將領開始開始射出一枝鳴鏑。我的天啊,居然能夠拋射到500米遠。然後所有出來的3000個輕騎兵,都開始張弓搭箭,拋射。

一片烏雲從天上籠罩下來。可朱渾元的重騎兵居然紛紛落馬,噗通的聲音不絕於耳。一隻隻箭居然透過厚厚的皮甲,甚至是鎖甲紮入身體,發出沉悶的噗噗聲。

這是什麼箭!居然能夠穿透皮甲,甚至是鐵甲。

更可怕的事情來了,這些輕騎兵居然能夠在一分鍾不到的時間,發出了十箭。可朱渾元的4000鐵甲騎兵,幾乎都被箭雲籠罩,成百上千人都紛紛落馬。不管是重騎兵還是輕騎兵,在大戰時落馬幾乎都等同於死。任誰也想不到這樣的局麵出現!

他們轉向了!轉向!觀景台上有人忍不住喊道。

奇特的事情出現了,爾朱榮的輕騎兵居然整體齊刷刷分為兩個部分,開始繞開對衝的重騎兵。依仗著馬速快,動作整齊敏捷,居然繞到對方重甲騎兵的兩邊去。與重甲騎兵保持30-50米的距離並行,繼續不停的射箭,射出那種特殊的重箭。

而 4000多重甲騎兵,就這樣繼續並行,然後刷拉拉倒下了至少3000。一支核心部隊,就這樣廢掉了。僥幸逃脫箭陣的鐵甲騎兵一個個目瞪口呆,跑著跑著,整體部隊居然停了下來,稀稀拉拉的傻傻的站在原地。然後邊上都是摔下馬的重騎兵,哀嚎聲,不停的掙紮聲,還有馬匹的哀鳴聲,混雜一起。黑甲騎兵屍體布滿一地,與滿地的重箭白羽簇形成鮮明的對比,說不出的淒慘。

這是怎樣一個詭異的場麵,就在2分多鍾的時間內發生了。且不說觀景台上一片寂靜,就說可朱渾元,也一樣傻呆呆的,居然沒有下令輕騎兵趕緊出發救人。自己的重甲騎兵就這樣全軍覆沒了嗎?

偌大的隊伍,居然沒有任何聲音,大家都看傻了。

可朱渾元第一想法就是想去看看那種箭是什麼箭,怎麼可能那麼大殺傷力。

備注:1、冒頓發明了一種響箭,叫做“鳴鏑”,射出去會發出響聲(相當於號令)。訓練騎兵的時候,命令他們:“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最後用這個殺掉父汗。

2、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們的弓箭較長大,需大約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電視《馬可.波羅》中有他始終無法拉開蒙古人硬弓的場麵),射程遠,幾乎是蒙古騎兵的最重要的投射武器。《全球通史》 14章 2節: 蒙古人最基本的武器是大型混合弓,這種弓是世界威力最大的弓,比英國人的長弓更具殺傷力,其穿甲箭能在60O呎內殺死敵人。這是蒙古騎兵使用的一種可怕的武器;他們能在騎馬飛奔時射出所配備的30支箭。蒙古輕騎兵使用的箭至少有三種,一種箭頭重而狹窄,用於遠射,可以射穿鎖子甲;一種箭頭大而且寬,用於近射,射馬尤其有效;第三種箭是信號箭或者用來放火。

3、清弓110米可以穿破皮甲,75米用重箭可以穿破鎖子甲,50米用重箭可以破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