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滏口大戰 二(1 / 2)

”一天到晚就知道拍馬屁,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還立軍令狀,都是在開玩笑。就這樣的人,真的是無語。”潘樂嘴巴裏麵嘟嘟喃喃,聲音不大也不小。

“你說什麼東西呢。”可朱渾元其實也非常的敏感,畢竟自己攻打鄴城,一無所獲。然後又看到對頭在那裏嘟嘟喃喃,雖然聽不清楚說的什麼,但是心裏很不爽。心裏有鬼的人,越是覺得所有的人都在針對自己。

“做賊的人才會心虛,我說什麼東西該聽的人都聽得到。”潘樂之所以這麼囂張,其實無外乎也就是這兩個原因。第一個當然就是自己擁兵數萬,而且是投誠勢力的代表者。如果要是葛榮動自己,那麼其他那些一起也是河北勢力的人都會心驚膽戰,那麼這個隊伍就垮了一半。這個他也知道,葛榮其實對自己親信手下也有一些不滿,也不希望這些人太囂張,也有一個人要出來與他們抗衡。因為做皇帝的秘訣就是保持平衡。其實不僅僅做皇帝,是如此,做官也罷,掌握權力也罷,都是如此。

可朱渾元氣的難受,但是也知道這個時候不可能怎麼樣。

隻要沒出事,葛榮就當著看不見。現在他心裏也是在盤算,這個部隊怎麼調兵安置?哪些人放在前麵?哪些人放在後麵?這人作為左翼的俯衝,哪些人作為右翼的幫忙?

其實對於爾朱榮,葛榮心裏說一點畏懼都沒有,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人的名,樹的影,那是擺在那裏的,更何況自己原來也曾被他領導過,就算是送到河北來,也是從他手裏安排過來的。所以為什麼他會集全軍之力來對付爾朱榮,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爾朱榮的兵馬那麼少,葛榮有小看之心,這也是正常。所以現在自己的排兵布陣就有講究了,至少要打一個有把握的戰爭吧。

潘樂,高乾,李元忠這三個人最好是把它們一左一右分開。畢竟這三個人都是投誠過來的,而且每個人都有數萬人馬。雖然說這幾個人表麵上都非常的恭敬,也一下找不到有什麼反跡。但是畢竟是外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們的數萬人,分開來,安放在左右兩翼,作為輔助部隊。李元忠的感覺要更好一點,可以就讓他靠近主陣。

袁斌,可朱渾元這兩個人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鐵杆,都是從六鎮就跟自己一起過來的人物。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人所率領的兵馬都是六鎮士兵為主,裝備不但是最好的,而且戰鬥力也是最強的,都是騎兵部隊。所以這兩個應該放在左右兩翼的頂端。

整個戰場的主要衝擊力就要靠他們兩個。雖然說這兩個家夥一身的毛病,好色又好財。而且經常耍勇鬥狠,但是這就是自己的最親信的部下,那就沒有辦法。

中軍部分也是一個重要的中樞。如果按照鶴翼陣的陣型來看,中間部分必須要能夠抵擋得住敵人的衝擊。這個任務當然就有自己的親衛部隊來完成,這一點自信葛榮還是有的。

畢竟自己從北到南也算是征戰了幾十年。對抗過柔然人,也和六鎮的兵馬廝殺過。這些人都是屬於邊軍,屬於最強悍的部隊之一。現在到了河北,和河北這邊的私兵,軍隊也都對抗過,特別是在消滅廣陽王的戰爭中,還和號稱最強軍的大魏中軍對抗過。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自己中軍的裝備和戰鬥力,戰鬥的信心,都應該是自己所有部隊當中最強的。

葛榮把自己的布置說出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點頭領命。

這時候劉丞相又開始說話了:“皇上聖明。各軍安排條條有理,而且這場戰爭我們必勝。這裏小臣還有兩個地方,有些顧慮不太明白,特向皇上請教。”

這個老家夥說話就是這樣。恭維一段話,讓別人聽著很舒服。然後用請教的名義提出自己的建議,當然聽不聽,那就要看領導者的角度了。

葛榮哈哈大笑道:“丞相,不必每次都要如此多禮。我們都是粗人,所以在戰場上有什麼話都當麵說,那是最好不過的啦。”

劉丞相趕緊拜謝,說道:“皇上,這一個安排之後。是否考慮到還有北邊或者南邊的軍隊,或者說敵軍的影響?”

高乾這個時候心裏一愣,趕緊出來說道:“丞相,您這個說話的意思我都不太明白。我們北邊不都是被我們控製的區域嗎?都已經是被我們打下來的地方。我們的南邊現在除了一個鄴城,哪裏還有敵軍存在?”

劉丞相說道:“凡事都應該要有多種準備吧。北邊的確屬於我們所控製的區域,但是會不會有敵軍滲透?或者說爾朱榮派了部隊從那邊進攻呢。南邊的鄴城也是如此。現在他們被我們給打怕了,說在城裏一動不敢動,但是一旦戰爭開始打響,他們會不會派出軍隊來進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