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對於這些拍馬屁的話,任何人聽起來都比較舒服的,就算是狡猾老道的馮道也不會伸手打笑臉人。“今日高將軍到府上就是為了來奉承老夫的嗎?”
“哪裏哪裏,在下的的確確是內心佩服。現在我是有很多為難的地方下來請教司徒大人。還請司徒大人能夠給我指點一二。”高乾拍完馬屁總要開始說真話了。
“指點不敢說。說點參考的東西可以,畢竟已經這麼老朽了。”馮道被拍的也比較舒服,所以也就沒有故作深沉。
“今日我來就是把我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給了我們司徒大人,所以有些冒昧的話,還請司徒大人原諒。”高倩今天來就是為了套些話的,肯定要說真心話大冒險。
“盡管說來,老夫這點心胸還是有的。”馮道拍胸脯答應。反正你問你的,我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不說。
“大人,您覺得今日朝堂之爭還會不會再繼續?會不會影響到我們齊朝的穩定呢?”高乾先拋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是可以有答案的。
“這個問題你問得很好,其實今日老夫在操場上一言不發,是覺得這個問題非常的難以做到。其實現在的局麵就是孝文帝變革帶來的問題,漢化哪裏是能夠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是一刀切。”馮道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回答,因為這涉及到的是在批評大魏朝的皇帝。
孝文帝改革在曆史上頗受讚譽。的的確確這也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大喜事,甚至有很多人說,孝文帝可能本來就是一個漢人,而不是鮮卑族的。
但是熟悉曆史的人就知道,孝文帝改革之後不到50年,大魏朝就滅亡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化改革,速度太快。沒有能夠很好的保持鮮卑族的優秀傳統,例如說作戰勇猛。反而在漢化的過程當中,把漢族很多不利的因素都給擴大化了。例如把漢家大族的那種等級概念,腐化思潮學的像模像樣。
爾朱榮其實就是典型的反抗漢化的代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葛榮率領的這些六鎮的叛軍其實也是反抗漢化的代表,因為他們也是漢化的受害者。因為漢化之後六鎮的地位下降。
“所以應該再給皇上一些時間,讓他來逐步消弭兩族之間的衝突。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也沒有辦法能夠快刀斬亂麻,隻能夠慢慢來吧。”
“在下這次來其實就是想問一個問題,您覺得齊朝與大魏之戰,哪一邊會贏呢。”高乾終於問出了這個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
馮道這下子覺得非常的為難,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回答了,交淺言深怎麼可能兩個人來討論這樣的問題呢。
“我知道這個問題,司徒大人肯定非常為難,但是這個問題如果不看清楚,對於我們高家可能就是滅族之災了。所以厚顏無恥來求教司徒大人。”高乾步步緊逼,就是要這個家夥一個態度。
“這個問題估計就隻有天知道吧。打仗有多種的因素,簡單的說肯定是天時地利人和。哪一邊占據了主動,那肯定哪一邊就成功吧。當下齊朝實力不凡,後起之秀啊。大魏 有百年的老運,也完全不可忽視。”總而然之,一大通的廢話。
高乾被這個太極拳打得暈頭轉向,但是還不放棄繼續的問下去。
“真的是求教老大人了,您看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呢。”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最終看的又不是你的成功,而是看你的選擇。”馮道又說了一套比較含糊的話。
馮道之奇,更在其超人的政治智慧。其智慧不僅讓其“獨善其身”,而且使他做到了救世濟民,“兼治天下”。生當亂世,這兩條,能做到一條,就很不簡單了,能兩者兼得,則是奇跡中的奇跡。
高乾聽得很是無奈,這個老家夥,就是一點風聲都不露。
“司徒大人,沒有方向非常困難啊。拜托了,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