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帝把桌子上的東西用力一推,連片的奏章撒的滿房間都是。多少天啊,淤積的怒火終於爆發出來。這是什麼事情啊,這個皇帝真TMD的不要當了,有什麼鬼意思啊。自己難道做的不好嗎?每天兢兢業業,早上那麼早就到禦書房批閱奏章,晚上很晚才離開。中間還要正常上朝議事,還經常召集大臣來探討國事,還要怎樣?到底還要怎樣?
真的是欺人太甚了!孝莊帝忍無可忍。一邊在房間裏找東西來砸,我要砸爛這個家夥,我要殺了他,我要把他扔進黃河去。什麼東西啊!不就是有兵嗎?難道一點也不給我這個皇帝麵子嗎?你以為我怕你嗎?來啊,來啊,孝莊帝拚命的砸東西。
桌上的玉質鎮紙跌下來,摔成碎片。還有一塊檀香木鎮紙落在地上作響。孝莊帝撿起來,對著書案邊的屏風猛的敲打。嘴巴不停的說:“我敲死你,王八蛋。你嘚瑟什麼,不就是有兵嗎?你來啊!打死我啊,有本事打死我吧。沒本事?那我打打打。。。。”
外屋的太監,侍衛躲得遠遠的,一個個呆若木雞,不敢動。當然,誰敢看皇帝的醜樣子。搞不好皇帝一發脾氣,死的就是自己。
太監張德誌探個頭顫巍巍說道:“皇上息怒。。”
“滾,一個個沒有良心沒有膽子的家夥。給我滾。。”孝莊帝在咆哮。
張德誌嚇得魂飛魄散,趕緊溜出去。
過了好一會兒,聽見屋裏似乎沒有什麼響動,然後躡手躡腳走了過來。遠遠的喊道:“皇上,城陽王元徽,太尉元匡求見。”
“叫他們進來。”孝莊帝有氣無力的回答。
過了一會,立馬說道:“算了,我現在出來。到顯陽殿吧。”估計是感覺禦書房亂七八糟,不好看,還是要樹立自己的麵子了。
皇宮大的宮殿主要有太極殿、式乾殿、顯陽殿、宣光殿、嘉福殿、徽音殿、含章殿、明光殿、暉章殿 。太極殿類似於現在紫禁城的太和殿,正式上朝的地方。自三國時期,魏明帝始建太極殿後,直至唐朝曆代皇宮正殿皆為太極殿。而其他殿,就是皇帝朝之後處理政務和接見近臣地方。
城陽王元徽和太尉元匡站在大殿外等候。
城陽王現在感覺不一樣了。原先的綠帽子沒有了,又因為保皇有功。得到的賞賜不說,除侍中、大司馬、太尉公,加羽葆、鼓吹,增邑通前二萬戶。關鍵是以大司馬身份總統內外,把控中書令,這個權力就大了,朝政大事幾乎就是自己說了算。正在大殿門口,禁不住的趾高氣揚。
元匡現在也發達了,被賀六渾救了一命,沒有被亂軍在河陰之變稀裏糊塗砍死。又是從龍之功,所以就這樣成為孝莊帝的少數幾個心腹之人,加鎮東將軍,太尉,封東平郡王。現在也成為朝廷的重臣之一,幾乎每天都被皇帝召見。為人還是謙和,個性耿介,站在那裏不卑不亢。
皇帝的鑾駕過來了,兩個人俯首跟隨。
進了大殿之後,孝莊帝有氣無力的說道:“不是都下朝了嗎?又來做什麼。”
元徽和元匡禁不住對視一眼,眼裏都是狐疑。皇帝是怎麼了,不是你找我們兩個嗎?
元徽比較聰明,立馬上前說道:“皇上龍體欠安否?那我等改日再來。”
孝莊帝其實很想找人聊天啊,這個憋屈啊。好不容易來了兩個心腹,怎麼會讓你們走,還是聽聽我訴苦吧。
“兩位卿家,你們可見到晉王的奏折嗎?”孝莊帝問道。
元徽點點頭。這怎麼看不見呢?所有奏折,除非密函,都是從我這裏走的。為什麼這麼生氣,我哪裏不知?
“皇上息怒。那個晉王也就是跳梁小醜,他要找死,就讓他去。”元徽說的很惡毒。他現在完全就是投靠皇帝,有皇帝就有他的一切。
元匡還沒有看到奏折,自然不知,就搖搖頭。
“太尉,你不知道啊。 晉王上了奏折,說他一月之後單獨率兵馬去戰葛榮就可以了,不需要那麼多大軍。這不是打皇上的臉嗎?皇上剛剛下詔,說要禦駕親征。兩月之後,會同各路大軍一起赴鄴城平叛。哪裏有這樣的奸臣!”元徽說的氣呼呼的。這個表現讓孝莊帝看起來很是舒服,所以皇帝身邊什麼樣的人都需要,都有立足之地。
元匡點點頭說道:“晉王是跋扈了些。”
“豈止跋扈,那就是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裏嗎?君君臣臣,這哪裏還有做臣子的樣子。”元徽越說越氣憤,像個演員。
元匡其實很不削這家夥,原因很簡單。他的氣氛隻在宮殿,隻在宮殿皇帝麵前。爾朱榮上朝的時候,那是一言不發的人物。
“晉王估計是想盡快平叛,急是急了點。”元匡繼續說道。
“你怎麼還替那個奸臣說話?”元徽矛頭指向元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