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軍爺,沒有什麼事情,我們就要趕著去軍營了。據說,就招五天,還有就招五千人,招滿就不要了。如果沒有被選上,回家就麻煩了。”黑大個還是一副傻乎乎的樣子。
“好吧,你們去吧。祝你們好運。”賀六渾點點頭笑道。
黑大個幾個人趕緊策馬揚鞭而去,的確是很急。
“侯爺,那我們也去看看吧。”賀若敦居然想去看
“是不是你自己很想去看,怕打賭輸了吧。還是很擔心這些兵員的素質不行。”賀六渾笑眯眯的問道。
賀若敦不回答。
“侯爺還是去看看吧。”楊忠居然想去看。其實他心裏麵也是非常想知道這些兵員到底素質怎麼樣?因為賀六渾答應給他一千兵馬,就從現在的新兵中出。
“好吧,要去就不要聲張。真正的看看這些新兵素質。”賀六渾其實心裏也在想,到底這次募兵,會是什麼樣的局麵。
當兵,又叫入伍。為啥叫入伍呢?因為“伍”=“五”,在《周禮》中有載,“五人為伍”,因此,“伍”最小的軍隊編製單位。周代征兵時,從五戶人家中各抽調一名男丁,便組成了一組最小化的團隊,這個團隊,又叫“隊伍”。五個士兵列成一行,就成了“行伍”,“行伍”出身就是這麼來的。再引申到後來,從軍隊中退役,便稱為“退伍”。
而魏晉南北朝征兵進入了新的階段,被稱為府兵製,也叫軍戶製。所謂軍戶製,就是指將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都要負責選出人當兵,好處是不用納稅,而民戶則隻納租調,不用服兵役。原來賀六渾就是這樣的軍戶之家出來的。
而後來邊塞等地大戰頻繁,軍戶製度已經實行不了。哪裏還有地,哪裏還有人。就逐漸推行募兵製,其實就是“雇傭軍”。這種尋找兵源的辦法,稱為“選募”,響應招募的軍士,被稱為“募士”,所換得的報酬稱為“賞值”、“賜錢”。募兵製給社會底層和罪犯提供了從軍的機會。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為是花錢選拔出來的,募兵在體格、能力等方麵都優於征召來的義務兵。當然這些人也就成為將領的私兵,有可能為藩鎮割據打下基礎。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就是這樣來的。
到了城西,軍營外的大校場。盡管有心理準備,但是還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的,會有這麼熱鬧。本來大校場能夠容納上萬人,現在都是滿滿當當的。站在外麵根本就看不清裏麵到底發生了什麼?裏麵到底的狀況是什麼樣?
阿木圖隻好往裏麵擠,居然擠不進去。按照賀六渾的說法,又不能夠罵人, 憑自己的軍裝隻能進一步,不能進二步。看來硬闖進去是幹著急沒有辦法。的確,在這樣的場合都能夠說侯爺來了,因為一旦是說賀六渾過來了,那這個場麵可能就更加難以控製。
還是楊忠聰明,大聲喊到:“讓開,讓開,考官來了。”然後立馬扮著侍衛,開始哄人。一聽到這個說法,擁擠的人群不由自主的開始往外讓。來的人都是想被選上的。聽到是主考官來了,那自然就肯定要讓開了。誰也不願意給考官留個不好印象。很自然出了一條小路,一夥人直接到考場邊緣。
大校場中間一個大圓圈,最右邊一個木台階上,高嶽站在那裏,趾高氣揚。賀六渾粗粗一看,就明白了。總共四關:第一關,石鎖。能拿起來走一小段路就過關。估摸著應該是兩百斤以上。第二關,玩刀。刀則是用純鐵或純石製造,就是重型兵器。用它耍幾招即可,看你的力氣和耐力。 刀估摸為160斤 。第三關 拉弓。兩石弓,膀子上沒有三百斤力氣拉不開。第四關,射箭。百步遠,十箭7中就可以。
說實話,這個標準還真的是比較高。很多部隊,都是臨時拉人入伍。就這樣條件選擇出來的,那絕對是強兵了。其實按照賀六渾的意思,應該還有個跑步。
據《荀子議兵篇》戰國初期最強的魏國軍隊,參加選拔者要身披三重甲(重甲或者是三層作戰服),戴上鐵盔,腰間懸上銅劍,手裏拿上25斤的大鐵戈,再背負一麵銅盾牌。一把重弩,50支弩矢外加3天口糧。在白天時間內急行軍100裏(相當於現在40公裏左右),達到目的地抄家夥還能直接作戰!
現在看來,實現不了。隻能後期加訓了,應該不是問題。
高嶽看見了賀六渾等人,趕緊過來招呼。把眾人迎接到內場之後,立馬表功:“侯爺,您放心好了,你看在場上至少都有上萬人。我們的宣傳馬還不停的在外麵跑,所以您放心,絕對應該有5000人選得上。”說完眼睛還順便一瞟賀若敦,那個意思就是你看吧,還說,還敢打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