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若敦聽著這些,心裏也在思考,習慣性的不說話。
大師點點頭,示意繼續。
“我們每個人都想活下去,都想生活變得更好,都想功名利祿。這個想法應該沒錯的,但是為什麼天下越來越多的叛亂,越來越多的人心變壞。記得小時候聽老人講古,總是說五胡亂華,殺人如野,很多宗族都被滅。在大魏之前,一個字:亂。出現過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胡夏、冉魏、翟魏、西燕等等…… 殺來殺去,太亂太麻煩。說有很多變態的皇帝,羯族石虎的兒子,太子石遂更是變態殘暴,他最大的愛好是把宮女打扮的漂漂亮亮地,然後推去法場斬首。再把宮女人頭上的血跡洗淨,裝在盤子裏給賓客觀賞。而這些可憐美女們的身子則被送進廚房做成菜肴分而食之。最後羯族都逐漸被滅國滅族。當時就在想,這些人究竟是怎麼了?都做了皇帝還不滿足嗎?”賀六渾喃喃自語般。
-------------------------------------------------------------------------
這是真實的曆史。
踏平晉陽的宋太宗趙光義在其陰暗而又狹隘的心理的驅使下,為了拔去龍角而派遣軍士將係舟山山頭削平。 在太原城被攻破之後,宋太宗趙光義決定平毀太原城,這是出於多方麵考慮的。
首先是晉陽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宋軍強攻晉陽造成損兵折將,損失慘重,故宋太宗決心徹底平毀晉陽城以消心頭之恨。
其次是當時的李唐是從晉陽起兵而奪取天下,到唐末五代一些割據者又據晉陽爭奪天下,或抗衡中原王朝,望氣者認為晉陽有王者之氣,這是宋太宗要嚴加防範的。
再次是宋太宗繼位時,多有道教人物相助、道教附會天象認為:宋起之地為歸德 (今河南商丘市)屬於“商星分野”,而太原則屬於“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這樣,當中央政權強盛時,太原地區最後才服從,而當中央政權衰弱時,太原則將最先叛亂,因此,不宜把太原列為方鎮,應當降低它的等級。
鑒於上述原因,宋太宗決定平毀太原城,讓居民遷往汾水東的新城,把新設立的並州府遷到榆次。居民出城後,宋太宗下令放火,“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
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晉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經此火燒、水灌,變為一片廢墟。往日被譽為“錦繡太原城”,並已逾千年的大都會便不複存在了。 太原舊城被毀後,宋太宗又命將太原治所從榆次遷到唐明鎮(即今太原市)。逃出城的百姓逐漸聚集到這裏定居下來。由於此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擴大範圍,修築城牆,興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長5.28公裏。築四門:“東曰朝曦;南曰開遠;西曰金肅;北曰懷德。城西南至現迎澤大街北邊,西至現新建路東邊,後小河、東後小河是當時北麵東邊的城壕。
據說趙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時,都築成丁字街,取其諧音,“釘”破“龍脈”,使太原不再出現“真龍天子”,危及趙宋天下。並忌諱使用“晉陽”、“太原”名稱,而設為緊州軍事,派潘美、楊業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