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六渾點點頭,開始長篇大論:“王爺,我覺得,首先這次晉陽必須出兵。因為縱觀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夠挑起大梁,麵對這次叛軍。當今天下真正的軍隊,隻有北軍中軍和南軍,現在中軍已經基本上消耗殆盡。南軍現在不可能抽兵,南朝虎視眈眈。那麼也就唯有現在北軍才有可能抽出兵馬對抗這支叛軍。如果我們這邊不出兵,就隻能坐看葛榮的叛軍,越來越強大,最終不可收拾。而且王爺,肯定已經早做安排,早已經有所思考。所以爾朱兆國公爺才率軍抵達鄴城,成為阻擋叛軍南下的中流砥柱。就我目前看到的情況而言,國公爺也已經把控了整個鄴城,訓練了將近5萬的廂軍,應該說能夠影響住整個局勢,抵擋的住叛軍進軍。鄴城現在兵精糧足,兵強馬壯,特別是,國公爺提拔任命了一批將領,我相信一定能夠擋住。這樣一來,其實給了我們很好的進軍機會。叛軍在攻打鄴城的時候,一定會受挫。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抓住時機恰當的進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萬一鄴城擋不住呢?”費穆忍不住插嘴。他就是看不得賀六渾這種運籌帷幄的樣子。
“那就更要盡快進軍。鄴城一旦被拿下,接下來就會衝擊到洛陽,那麼就會影響到我們整個的朝廷穩定。”賀六渾迅速回應。
“別插嘴,讓侯爺慢慢說。”說話的是爾朱榮。費穆趕緊閉嘴,大殿鴉雀無聲。
“現在我們擔心的問題就是,是否能夠打贏的問題。因為這一場戰爭,我們都明白,是決定我們大魏朝命運的戰爭。成功了,大魏朝,保持穩定,繼續向前。不成功。那就不用多說了。所以這場戰爭,我們無論如何都必須打贏。”
“而我覺得,這場戰爭是肯定能夠打贏,毫無疑問。”賀六渾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爾朱榮心裏麵暗暗讚歎,看來自己手下最強悍的人最有前途的人就是賀六渾了。就看他現在說話的樣子,在看他說話的條理性和氣度,沒有其他人能夠比得了。可惜呀,他怎麼就不是自己的兒子侄子呢?
方平等人聽到這裏更是聚精會神。
“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部隊萬眾一心泰山可移,心齊團結。而葛榮部隊雖多,但是人心不齊。這就有點像,一隻捏緊了的拳頭和一片鬆散的手掌對抗。拳頭一定會把那片鬆散的手掌擊潰,就算是人數少很多,力量也不一樣,更何況我們清楚王爺部隊的實力。
第二個原因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叛軍現在河北,完全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整個河北的老百姓,提到叛軍,恨不得吃他們的肉和他們的血,就這樣的部隊肯定是會完蛋的。他們已經成為眾矢之的,看起來強大,但是一旦被擊垮,那就完全沒有翻身的餘地。而我們現在代表朝廷去平叛,老百姓會熱情歡迎,一定會給我們最大的支持。就算是暫時有點失利,老百姓都會積極支持,我們還可以東山再起。更何況我們還有山西作為靠山,會源源不斷提供支撐。而這些叛軍,已經天怒人怨,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第三個原因就是,葛榮已經非常的狂妄。多次大勝之後,整個部隊非常的驕傲自滿,軍隊裏麵封官許願的人日益增多,王公貴族滿地走,將軍用籮筐裝。每個將領都是老足了腰包,搶更多的財產。俗話說驕兵必敗,在和我們對抗的時候,他們必定會小看一眼,越是小看我們,他們就會失敗的越快。越是驕傲的不對,一旦遇到失利,垮得比誰都快。敵軍人數多是實情,但是戰術得當,可以以一當十。更何況他們現在稱帝封官,逐漸消磨了鬥誌,更會加速滅亡。
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現在已經占據了三大優勢,怎麼可能不贏?所以我建議王爺,做好謀劃,大膽出兵,一定能夠出其不意,戰勝對手,從而確定下不世功名。當然,我也定會謀定而後動,一發必中。”
賀六渾劈裏啪啦說了一大通,說完之後心情很舒爽,然後邊上的很多人都沉默不語。讚同的人比如元天穆頻頻向他點頭,伸大拇指,其他的人也在陷入沉思。
謀略是賀六渾 強項,這是其他人不能比擬的。眼光毒,準,下手也狠,快,這就是亂世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