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我知道你懂的(2 / 2)

樊子鵠一見麵就拱手相拜,大禮相見。賀六渾趕緊把他攔住,開口說道:\"樊兄,切莫如此我們是,多年之交,這樣我受不了。\"

樊子鵠堅持要行禮,說道,將軍,禮不可廢,現在我還是參軍,你已經是將軍。

賀六渾堅決不肯,樊子鵠心裏暗暗的高興,畢竟誰都不願意看見自己身邊的人變成,自己的領導之後,反過來看低自己。

落座之後,賀六渾開門見山說道:\"樊兄來見我,肯定有事吩咐,請當麵直講。你知道我的性格。\"

樊子鵠也不客氣,說了一大通話,讓賀六渾喜出望外。

原來平城也不安寧啊!

當年平城曾經出過一件大的事情,那就是太子叛亂,逃奔平城。這件事情牽連甚廣,平城裏的功臣勳舊很多人基本上都被屠殺幹淨了。後來皇帝沒有辦法,隻好派自己的弟弟廣陵王元以羽來壓陣。但是這個地方仍然是錯綜複雜,利益關係糾葛,小規模的叛亂不斷。加上元羽這個人膽小怕事,隻要明麵上沒事就好。所以平城裏麵的改革派和守舊派暗自活動頻繁,表麵上反而平靜。而樊興是平城的地寶,一輩子待在這裏,關係網太複雜。所以元羽非常倚重樊興,交代就一個字,穩。

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之後,現在洛陽裏麵又出了這樣的事。不管是漢化改革派,還是鮮卑守舊派,都憤怒異常。特別是對高皇後,那簡直是恨之入骨,因為這事打了所有鮮卑人的臉。元羽依舊要維持秩序,保持平靜。其實他哪裏不知道裏麵的,事故緣由,但是他自己現在也肯定不希望參與其中,因為任何人參與到這樣的事情當中去,隻有兩個結果,沒有任何中間的可能性,一個結果,就是成功,另外一個結果就是死亡。按照元羽的個性,他選擇的隻能夠是,置身事外。

現在勤王的部隊,已經快到了城門外了。元羽的想法簡單了,那就是你懂的。

賀六渾大喜,說道:\"樊長史的意思是?\"

樊子鵠歎了口氣說道:\"父親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你們繞城別走,我們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可是我們這樣繞城別走,你們也一樣要承擔,責任呢。為什麼不幹脆加入我們的,勤王大軍一起行動?\"賀六渾還是想拉些讚助。

\"父親怎麼可能走,不過他一走,整個平城都會亂。\"樊子鵠說道。

賀六渾一想也是,就沒有多說。劇情反轉來了,樊子鵠接著說道:\"不過父親叮囑我說,如果我自己願意的話,就,跟將軍一起到洛陽去看一看。\"

賀六渾這下真是意外之喜,居然平城的長史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混。看來民心所向自己這一次出征,還真的有可能成功。爾朱榮真的是賭對了,高皇後的胡作非為,整個大魏朝的人都看在心裏,但是一般的人都不會動,忍氣吞聲,現在有一個人跳出來了,讓大家看到了希望,那就會帶來一係列的變化。

賀六渾笑著問道:\"不知道樊兄,是否願意一起到洛陽走一走?\"

樊子鵠笑道:\"非常願意。\"

答應的這麼幹脆,賀六渾反而覺得有點意外。

樊子鵠繼續說道:\"卑職我,也是知道一些兵法,見過一些軍戰的。\"現在,立馬稱呼都已經變了。\"我自從到了將軍的大營之外,和一路走進來,就感覺到,必須要和將軍學習,這裏士兵的士氣,隊伍的規則,都是前所未有的。我是不想回去了,希望將軍能夠收留我。我在,戰場上武力值可能不太有作為,但是我想學習之後,給將軍做些參謀還是可以的。\"

更加賀六渾意外的是,樊興還給了一份巨大的見麵禮。那就是在平城南部的一座小城,裏麵都是糧草,足以讓大軍食用三個月。守城的軍隊已經撤了,居然撤了。

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高級將領們群情振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蘇焯笑著搖搖頭,說道,看來大魏朝命不該絕。崔蒿也歎氣道:\"戰國時有說齊王日:“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看來古人說的都是有道理呀,現在朝廷倒行逆施,不管是百姓還是獎勵,心裏都是明鏡一樣,所以這一次我們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