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不得罪小人(2 / 2)

“那你覺得此次出征,勝算如何?”元徽平淡的眼神,卻緊盯著賀六渾。

\"這個就不好說了。一場戰爭的勝利有多重因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我對河北戰事理解不多,所以不好評說。“賀六渾回答的很委婉。

“但說無妨。你也是軍中老人,經曆沙場無數。而且我也知道你的很多兄弟都是在前次平叛中失去。據說當了誘餌吧。”元徽真的是知道很多,而且也明白賀六渾的痛處。

賀六渾還是有點猶豫,這個夾縫之中的感覺真的是很難。

“我們都是為大魏朝效力,你也該說說觀點,供朝廷參考吧。長樂王爺對你非常肯定,說你是軍中少有的智謀出眾。難道我這裏就不能說點什麼了?”元徽看樣子是非要賀六渾說點什麼。

“尚書大人見笑了,卑職擔心說的不對,誤導朝廷。”賀六渾還是謙順。

“哪裏話來,但說無妨。”元徽很堅定,堅定的奇怪。

“那我就鬥膽評說幾句。首先我覺得河北的這場叛亂是肯定要失敗的,雖然說他們兵力浩大,而且戰力非凡。但是畢竟隻是局部之亂,就是整個河北被占,也不能成氣候。再加上他們,從來不事生產,典型的流寇作戰,打一個地方,換一個地方,就像是蝗蟲一樣,一定會被滅掉。”說到這裏,元徽的眼神有點黯然。

“ 其次,這一次廣陽王元淵大人去征戰,我覺得前景堪憂。”

一聽這個,元徽眼神就亮了。禁不住人也靠了過來。

“為什麼這樣說?“

“我在軍中觀看的時候,我覺得這支軍隊的戰力好像不如前麵,我所見識到的中軍。這些部隊難道不是真正的中軍嗎?按照我的理解,應該是吧?邊軍調一部分過來幫忙,軍隊的實力就會增長的很快,而且這些邊軍都和這些人打過交道,都知道對方的戰術打法,會很有幫助。還有一個就是我感覺到的是元淵大人感覺到他的狀態不是特別好。這個和我在武川鎮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領軍的將軍是這個軍隊的靈魂,我也不知道元淵大人有什麼事情,或許是我多慮了。”賀六渾說出來自己的擔心。

“就這些了嗎?”元徽繼續問道。

“目前就是隻能這些。我總是感覺這一次出征好像大家都預料的不足。這次叛亂和上一次的有很大的區別,上一次的時候主要是因為官逼民反,朝廷裏麵,隻要能夠把民心安定下來,就沒有問題。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河北的叛亂打出的口號是乞活軍。他們是為了生存,為了活下來而戰鬥,這樣的軍隊是非常恐怖的。如果還是用上一次的打法和心態去應對,可能會出問題。當然這也隻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僅供尚書大人參考。”

元徽哈哈大笑說道:“賀將軍的確是年少多謀,就這麼一點點情況都能夠看出這麼多的問題,非常的了不起。廣陽王元淵就是太囂張跋扈了,他眼睛裏麵看不起任何人。這樣的人遲早是要吃大虧的,誰都不會去幫忙他,他怎麼去作戰了?”

“賀將軍,反正你覺得這一場戰爭肯定是會贏,隻是一開始會有些問題,是這個意思嗎?”元徽最後問道。

賀六渾趕緊回答道:“我覺得判亂一定會輸,那是因為從整體上來看實力不相當。隻要應對得法,這樣的判斷是很快就可以下去的。但是如果要是沒有遏製住,演變成了一個大亂,那我就估計不到,以後的趨勢了。”

“我大魏朝幅員遼闊,軍隊百萬,這樣的叛亂當然是不在話下。所以朝廷裏麵很多人都想借這次鎮壓叛亂去立功勞,所以這次你就知道為什麼軍隊實力會下降,因為有太多的宗室子弟都已經在裏麵了。他們肯定想不到,肯定他們意想不到啊,會陪著元淵一起去送死。也好也好,這家夥死了,都不會有好結果的。”元徽說到這裏,原形畢露,咬牙切齒。

賀六渾突然間覺得心裏非常的寒,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你得罪過一個人,這個人很有可能就在背後捅刀子。所以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為小人的判斷標準從來不會以民族大義,社會發展,國家興亡,人民安定為準則。他們的判斷標準,就是一個是不是對自己有利。

元淵肯定也想得到,元徽會恨死他。但是他肯定想不到的是,他會采取什麼樣的手段,最終讓自己屍骨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