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凡事需要等待(1 / 2)

等到一切都安靜下來的時候,還是那個侍女來敲門,叫自己出去。

可能是自己心虛,賀六渾在和師太告別的時候,感覺師太,用很奇怪的眼神在看著自己。反正也別管這麼多了,事情做都做了,還能怎麼樣?其實賀六渾心裏有一種變態的滿足,現在我連皇帝的女人都上了,你說我還有什麼不敢做的事情?

回到了大宅子之後,所有的人都在等,但是這個時候自己很多話還是不能說。你現在最需要的事情就是冷靜下來,然後思考下一步該幹啥。爾朱兆也很快就趕了過來,因為這個時候所有的各方勢力都在焦急地等待消息。聽到賀六渾把所有的事情介紹之後,爾朱兆也急匆匆的走了,因為這個時候他要一方麵要去跟長樂王彙報外,還要寫一封信,告訴自己的叔叔爾朱榮。

反而賀六渾現在沒有事情,除了去兵部報備之外。按照原來的慣例,皇帝有可能會糟踐自己,但是他現在知道皇帝已經絕對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自己也就隻要按照慣例去兵部點個卯,然後盡快返回武川鎮。

這個時候元匡過來了。這是賀六渾非常喜歡,也非常敬佩一個好官。在以前給過自己很大的幫助,而且對自己也看得非常重,自己結婚的時候還特意從洛陽跑過來祝賀。所以賀六渾是把元匡當做自己的長輩來對待,真正意義上的敬重。

元匡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外人,來到大宅子之後,很坦然地接受每個人的致禮之後,然後和大家一起坐在了堂前喝酒。崔蒿等人都聽說過這個高官,也知道他和賀六渾的關係。隨每個人,說著說著幾句話都開始稱呼他為老爺子,而不是稱呼他的官位---中尉大人。

而賀六渾的心思不定,有些糾結彷徨。元匡看得出來,故意沒有說什麼。

元匡的確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和大家在聊天過程當中引經據典,所以崔蒿也參與,說的不亦樂乎,而其他的兄弟們,包括侯莫陳也都很認真的在聽。

突然間元匡問道:”侯莫陳,我現在來問你一個問題吧。大漢建國的時候,有了很多的功臣名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亦或是哪一個最厲害,最聰明。”

憨憨的侯莫陳脫口而出說道,韓信。

元匡笑眯眯的問道:”為什麼?”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如果沒有他的功勞,我估計當時大漢要想統一天下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吧。”侯莫陳答道。

崔蒿馬上接過話來說道:”我認為應該是蕭何。蕭何月下追韓信,有沒有想和這個人?我估計,漢高祖會缺很多的人才吧。也正是因為他忠心耿耿,才能夠等到後來漢朝的丞相。”

就連侍衛聶阿大也湊過來說道。我喜歡周勃,我們老家人。也是一樣貧苦出生,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經常為有喪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後來又做了拉強弓的勇士。

元匡轉向賀六渾說道,你認為誰最聰明啊。

賀六渾略一思索,明白了意思。隨口答道:”老爺子是不是喜歡張良。”

元匡哈哈大笑說道,為什麼這樣說。

賀六渾也笑道:”漢初三傑裏唯有張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備的完人了。張良的智在劉邦說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張良”這句話裏可以得到最好的詮釋,就不贅言了;張良的勇從他敢於和誌同道合的力士一起在博浪沙刺殺由大批衛隊護衛的暴君秦始皇的大無畏的行動中即可看出,也用不著多說;我認為張良的仁是值得大書一筆的。孟子認為理想的完人的氣質應該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張良完全作到了這一點。張良在漢朝建國後的封賞會上的表現使包括劉邦在內的所有人都感到吃驚:他謝絕了劉邦對他的萬戶侯的封賞(包括屬地隨便挑選的特權),在劉邦的一再勸說下,他隻挑了一個沒人要的偏遠貧窮的小縣城留縣。張良說:“陛下實在要封賞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識的地方留縣封給我做個紀念吧,我哪裏當得起萬戶侯。我昔日刺殺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動;現在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得到封萬戶侯的榮譽,這對我這個平民百姓來說太過份了,我真心地願意放棄人間的富貴,過老百姓的日子。”而且張良說到作到,不但不作萬戶侯,連這個小小的留縣縣令也找了個機會放棄了。曆史學家司馬遷對張良讚譽有加:“運籌帷幄之中,製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元匡繼續笑道:”你說的很對,但是也不完全對,其實我更喜歡張揚的是他的審時度勢,是他的等待。張良在一開始的時候,想到對付秦國,做了很多的辦法,但都沒有效果。今天改變命運的是在他的等待,是在他在等待那個老人家,給那個老人家穿鞋。其實他穿的不是鞋,其實他穿的是等待。他在等待自己真正能夠有實力,學會了老人的這些東西之後,才是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