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長樂王不長樂(2 / 2)

中尉元匡在說話了:“現在皇帝身體不好,朝政被高皇後與高肇,元叉把握。昏暗不已,國將不國啊。“

賀六渾一驚,高肇回來了?壓力陡增。

“元叉現在控製內衛,中軍,現在說的不好聽,整個京城都在他的控製之下。不過,皇帝還在,他不敢亂動,這個人遲早是個奸臣。高肇現在倒是老實很多,估計是知道皇帝身體不好,一旦有事他可能權威不保。現在人心惶惶,哪裏有人做事啊。”中尉元匡還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賀六渾對中尉元匡是真的有感情,不僅僅是來參加自己婚禮,對自己就像親生孩子一樣。而且更敬重的是人品,真的是無數不多的好官。

爾朱兆說話了:“現在王爺去哪裏啊?要不就去朔州吧,反正我們而朱家在,沒有問題。”

元禮突然冒出一句:“要不王爺親自率軍和我父親一道平叛,那也是大大的功勳。”沒有人理他,你父親現在自身難保呢。

這些話語都沒有打動長樂王,他還是把目光轉向了賀六渾。

賀六渾考慮再三,還是說了幾句話。說句實話,長樂王對自己的確實不錯,不但是過年過節經常都會送些禮物過來,而且在很多方麵也都真正關心幫助自己。這對於一個王爺來說,那是極其難得的事,自己屬於什麼檔次的人,心裏很清楚。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所有的網頁當中也就隻有這一個王爺才是真正意義上麵,相對比較親民,而且祥和的人。

“王爺,我到認為現在這個時候不能走。”這句話讓所有人都有安定的下來,盯著賀六渾。

侍中李彧忍不住說道:“上次不是你說要走了,現在這個局麵更加的混亂,當然更要走了。”

“此一時,彼一時也。上一次的時候,皇帝的身體康健,朝廷裏雖然,派係紛爭,但是主心骨沒有動,在這個時候王爺最需要的當然就是影響力,還有實力。你說,如果出去幾年,能夠為百姓做些事情,樹立好更好的聲譽,那就是不二的人選。

但是現在情形已經完全不同。皇帝的身體出了問題,估計也就是這段時間的事情。太子現在非常的年幼。而這幾派勢力虎視眈眈,很容易發生巨大的衝突。高肇與元叉必有一場生死大戰。無論是誰獲得了權力,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損害不僅僅是實力上大為破壞而且聲譽上的損害。所以無論是誰要當權,都必須要找出,德高望重的人來撐住場麵。這個人物必須是各方麵都認同,不能夠偏向於哪一派。這個人,除了長了王爺,還有誰呢?“賀六渾分析到這,所有的人都開始明白了他的想法。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事情是,太子太小了,會不會出意外?高皇後的掌控之下,這些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機會就更來了。除了王爺,還有誰能夠接得住這個位置?”賀六渾一步步分析,扣人心弦。長樂王手上的酒杯已經歪斜就透露出來,自己都還沒有發覺。

侍中李彧說道:“將軍分析的是不錯,但是王爺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如果出現意外怎麼辦?”

賀六渾淡定的回答:“任何一個人當權他都需要有人來幫忙,支撐住這個場麵。隻要在這場爭鬥當中,不要去介入。就不會有生命的危險,更何況爾朱兆小侯爺在呢。越是在這種動蕩的時候,誰能夠第一時間把握住消息,控製住局麵,那就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人。如果在得到一些確定消息的時候,你還是在外地。可能就會喪失掉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長樂王聽到這個時候才緩過神來,趕緊把手上的酒杯放下。思考良久,然後點點頭,問道:“那按著將軍的說法,我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呢?”言下之意就是他接受了賀六渾的建議。

“什麼都不用做。還是按照往常一樣,結交一些,官員和文人武將。但是必須做到的是定期要去宮中到太後處請安,這個是必須自己親自去。有些事情是需要等待的,急不來。”賀六渾繼續說道。也是在混亂的時候越不可亂作為,越是在複雜的時候,越需要簡單。

長樂王一下子就明白了。宣武帝母為高句麗出身的貴人高照容,一向沉默寡言。這樣的人物,到最終關鍵的時候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賀將軍,要不你還是述職之後留在京城吧。也好讓孤隨時能問策,你在我就安心啊。”長樂王最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