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就要分離(2 / 2)

司馬子如這下子,連稀飯都噴了出來。

侯景喊道:“我要殺了你!”開始追打起來,整個飯堂笑慘了。

賀六渾的稀飯也差點噴出來,還是忍住了。說了聲,好了好了,靜下來。

侯景氣喘籲籲的看著對麵準備隨時移動的盧長貴,眼神都能殺死對方了。盧長貴凜然不懼,壞笑中。真的是一對活寶。

“侯景,坐下吧。各位兄弟,也坐下吧。”賀六渾認真了,大家立馬就安靜下來。

“這一次侯景兄弟和司馬子如去敵軍做聯絡策反,很是危險。其實,兩位兄弟大可不必驚慌。要知道你們兩個,都是畢竟心細和膽大之人,做事果斷,一定能行。

縱觀古代策反之成功案例,不外乎都有這些因素:第一,是形勢所逼。如今我軍已經和柔然合軍,加之大義在我大魏。誰都會掂量一下,今後的出路,這是我們策反的最重要的因素。不為你自己考量,也要為家人親屬吧。而且此次我們特別說明,既往不咎,維持原有的體係,對於很多部族來說,那是最實在的事情。

其次,不管哪個軍隊,部族,都有各式各樣的人物。破六韓拔陵內部,派係林立,互相擠軋,特別是後來服從的部族,甚至包括葛榮這樣的早先一起起兵的將領,備受不平等待遇,甚至動輒被排擠吞並,離心離德傾向嚴重。

第三,破六韓拔陵做了真王之後,不是真正的為百姓服務,開始納妃享受。原來不少將領正義感強,頗具理想性格,對他此時的作為和政策極為不滿。

第四,還有一類就是蒼蠅不叮無縫蛋,“觀操守在利害時”。貪圖便宜,見風使舵的人更是好下手。這些人性的弱點使然,隻要他們偏偏追求不勞而獲的意外之喜,那鑽進你設計的口袋,是遲早的事。

總而然之,聲音再大,叫不醒裝睡的人。這次你們去,已經是有基礎的。他們的首領已經是想投誠了,你們繼續努力, 耐心細致,找出可靠的對象,很容易擴大影響力,最終成功。“

一番話下來,大家更是佩服賀六渾了。

盧長貴大叫道:“大哥,你哪裏來看這些書啊。我記得你打小跟我們在一起,就是搗蛋加打獵,沒有看見你看書啊。”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想問的,也是賀六渾必須回答的。

賀六渾正在想呢,到底怎麼說。自己的確是和一般的士兵不太一樣了,變得足智多謀,變得思路清晰,變得穩重許多,兄弟們哪裏不起疑心?

侯景立馬解釋:“將軍是誰,是天命呢,當然是無師自通。你盧長貴不是也說,那次打獵的奇遇嗎?”

眾人立馬點頭,更是一副崇拜的樣子。

賀若敦笑了起來:“哪裏啊,我知道的。當然是淡然大師的功勞,立馬不知道賀師兄在開善寺,挨過多少棍子,多少罵呢。”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賀六渾也長出一口氣,以後可是更鬼神莫測了,反正有大師做墊背呢。

所以,賀六渾繼續忽悠:“最後說個例子,韓趙魏三家滅智,大家聽過嗎?智伯聯合韓魏兩家進攻不肯割地以賂之的趙氏。圍困趙氏的大本營晉陽,並掘開汾水灌城。看到一片汪洋的晉陽城,智博伯喜不自勝:“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之國也。”

然而智伯的一係列舉動引起了韓魏兩家的恐慌,他們擔心趙氏滅亡之後將禍及己身。此時,在晉陽城內苦撐堅守的趙氏掌門人趙無恤家臣張孟談作為說客,同韓魏兩家接觸,要求聯合破智,解晉陽之危,而後三分其地。由於 張孟談機智善辯,能夠準確地抓住韓、魏兩家與 智伯之間客觀存在的矛盾,所以很快便說服了韓、魏兩家。韓趙魏三家一拍即合,於是三家暗中派人殺死智伯派駐看守堤壩的人,將汾水引向智伯的軍營。智伯猝不及防,大敗。三家遂殺智伯,盡滅其族,而分其地。“

崔蒿驚歎道:“哎呀,我原來知道這個典故,但是不知道這個張孟談如此的機智,實在是太厲害了。我心向往之。”

司馬子如笑道:“我嘴巴笨,那麼你跟我去沃野吧。”

崔蒿立馬搖頭:“不行,將軍更需要我,是吧。”

賀六渾無語。

然後對著侯景、司馬子如說道:“此次前去,安全我不擔心,聯合我不擔心,你機靈的很。但是提醒一句,大方向要把握好,切莫看錯人,切莫小動作被誤解。而子如,你的行勝於言是優點。但是,在這次出去,要記得該說必須說,這不是你願意與否,而是大事需要。明白嗎?”

兩個人立馬起身應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