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匡急了(2 / 2)

“此韘形佩玉質上乘,構思巧妙,工藝精湛,紋飾流暢,當屬漢代玉鞣中的精品。小子,就拿這個古玉去做聘禮,已經是上上等了。”賀六渾點頭應諾,給聘禮沒有那麼簡單糊弄,都要有儀相唱禮單的,還要展示。沒有點壓箱底的,還真不敢上堂啊。

“小子,這些字畫,就不要拿出去了。這個可以作為傳家寶啊!你們真的是狗眼不識寶貝啊。

你看看這個,是鍾繇的作品啊。小子,知道鍾繇嗎?“

“知道啊,三國時期的將軍,他兒子鍾會是不是,那個是滅蜀之戰的智將,更是出彩啊!”賀六渾三國演義那是看過N遍,這個自然是熟悉。

“切!”被元匡嗤之以鼻。“隻知其一未知其二。鍾繇的書法造詣至深, 被尊為“楷書鼻祖”。就連王羲之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鍾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你知道嗎?”

“不知道。”賀六渾老老實實搖頭。

“不學無術啊。鍾繇寫得最好的是楷書,《宣和書譜》評價說:“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據說,鍾繇小時候跟隨劉勝去抱犢山,學習三年書法。鍾繇常跟魏太祖,邯鄲淳、韋誕等人一起談論書法。一次,鍾繇向韋誕借《蔡伯喈筆法》看看,韋誕沒有借給他。鍾繇生氣捶胸,口吐鮮血。曹操取出五粒靈丹讓他服下,才救了他一條性命。韋誕死後,鍾繇命人盜掘他的墳墓,終於得到了這部《蔡伯喈筆法》。從此,鍾繇的書法日見長益,更趨精妙。鍾繇全神貫注地研習書法,有時躺在床上用指書寫,常常將蓋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有時上廁所,竟然忘記出來。他看到各種物件都想到書法,試圖將它們書寫,描畫下來。 這些故事你知道嗎?”元匡繼續問道。

“不知道。”賀六渾臉紅耳赤。

“所以這些字,才被你壓得這個樣子。唉。這幅作品是鍾繇的《宣示表》,也不知道你是怎麼搞到的。好了,我不問東西出處,估計你也說不清。你看看,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真是登峰造極。”

“再看看這個,居然是王羲之的東西,還不知道是不是正品,但是筆畫之間已經有點神韻啊。王羲之知道嗎?”元匡已經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味道了。

“知道知道,這個我知道。王右軍,草書行書非常好。”賀六渾這個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是現代人了。王羲之的蘭亭敘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目前世上沒有真跡,隻有唐朝虞世南和唐朝禇遂良臨摩本,其中最受推崇的是虞世南的臨摩本。當時轟動一時的拍賣,就是3億多人民幣拍賣一個《平安帖》摹本。真跡的話,估計沒有價格了。

“嗯,還算有點頭腦。”元匡點點頭,臉色好多了。

“ 王羲之信奉道教, 抄寫經書是道教最基本的事情,必須由精於書藝的經生抄寫。 這個應該是《上虞帖》,當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見朋友一麵,而寫的一封信。

其他幾個,我也要細細揣摩一下。小子,現在能否借給我觀摩觀摩。此次主婚,也就不要你任何禮品了,隻要能讓我多看幾眼就行。這幾日,這些東西都借我揣摩一下就好。”元匡居然提出這樣的要求 。

賀六渾趕緊說道:“大人,要不這些字畫,你喜歡的都挑幾幅去吧。”

元匡勃然大怒,吼道:“你以為這是什麼,賣菜啊,送禮啊!這是無價之寶啊,你怎麼這樣輕視,還是不是個讀書人啊!你就真的是莽夫嗎?”一連串的暴跳如雷,賀六渾趕緊跑出客堂。

我明明是好心嘛,你喜歡我送個給你,不是非常正常嗎?

元匡是真的喜歡這些東西,也是大魏朝裏麵真懂這些文物的人。大魏朝以騎射起家,征戰為主,多數人都是大老粗。金銀財寶,奢侈墮落那是強項。而讀點書的人卻一直不多。越是不文明的民族,越容易衰敗,緣因就在於此。因為物欲滿足了,就沒有其他追求了。也正是如此,鬥富炫耀成為一種風氣。賀六渾其實也真不懂這些,但是後世的經驗告訴他,元匡是對的。

不過,賀六渾這時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還有更麻煩的禮儀程序在等著自己呢。

娶一個老婆怎麼這麼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