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終局的黯然(2 / 2)

一邊喝酒一邊姐夫說:“六渾啊,現在你才18歲,估計就要做幢主了。放在懷朔,那是頭一號。姐夫我是真的開心啊!不過,凡事要更加小心。”

賀六渾也有點喝多,說道:“姐夫,這幾個月事情太多,一下子做到幢副我都有點暈。現在做幢主,心裏是不踏實呢。”

姐姐一邊接話了:“你真是的,六渾升官還不好嗎?現在街坊鄰居哪一個不羨慕我有個好弟弟。“

姐夫自顧自說道:“我不是說不好,而是希望六渾更好。六渾畢竟年輕,突然就升到高位。也要根基紮實是不是,也要很多人信服是不是。現在就是應該修身養性才對。”

賀六渾一聽,真是至理名言。難怪最近自己總覺得發虛,一個人驀然到了高位,那也要有配得上的資源和德行,也要配得上的人脈和智慧。

作為最大功臣的賀六渾,按照道理是最風光的。 可是低調的他,知道槍打出頭鳥,所以回到懷朔,居然連家都沒回。其實,段副將早已經交代,這其中的事由變故,自己最好一句話不說,而且還要兄弟們不能說。

所以賀六渾接下來就到開善寺閉門不出。一點不像豪爽的鮮卑人,功成名就當然要呼朋邀友,大鬧一通。就連花弧來邀請聚會,都謝絕了。

此時的賀六渾,在與淡然大師切磋。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八極拳和八母槍居然能和大師對抗多個回合了。雖然還是在最後被一槍敲在屁股上,但明顯的是,淡然和尚開心的。

“我們八極拳,八母槍講究的就是個心性。你沙場經曆多了,心性越來越穩,眼光越來越銳利。任何武功,都是要在曆練中成長,所以你的功力越來越深。”淡然大師總結道。

“大師,”賀六渾擦擦汗,緩步走到大師麵前,繼續說道:“這次出征。。。”嘰哩哇啦一個人開始叨叨叨,淡然大師就是笑。由他一個人說。其實,賀六渾憋了很久了,畢竟才是18歲,還要裝老成,還要思考那麼多問題,麵對那麼艱難的生死抉擇。所以一旦遇見最信任的人,就會一直說了半個時辰。

“小子,也是苦了你了,哈哈哈。”淡然大師打斷他的話,然後笑著說道:“出征事宜大體都知道,這是你入世的必經之路。權當修行,心定即可。”

” 小子,我倒是問你,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這個說法可曾了解?“淡然大師考問道。看來,賀六渾要解的惑與此有關。

賀六渾有點疑惑,說道:“大師,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都是好理解的。為什麼佛教居然是救世?是不是要求大家都皈依佛門,還是普度眾生之意。”

“小子, 佛教所說的出世是什麼意思?出世有出離、超越之意。這並不是說,必須放棄世俗的生活和事業。有些人遠離塵世,入山修行,那隻是個人的選擇,或者是修學某個階段的選擇,不是學佛的必經之路。如果具有正見,在紅塵中一樣可以修行。因為我們真正要出離的並不是環境,而是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煩惱。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人們在迷惑和煩惱中度日,那就是世間。一旦超越這種迷惑和煩惱,在世間的當下,便是出世間。這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而且更關鍵的是,一個人的信仰所關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誰?活著的意義?生命的歸宿等,這些問題是人類永恒的困惑,對於每個人都存在。隻是因為人的根機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從小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經曆世俗生活的曆練才開始思考。當然,還有一些人終日沉迷於物欲中,隻會關注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的滿足,他們可能永遠也想不到人生還有這樣的大問題。不過,人生一旦觸及這些問題,必然就要麵臨解決。如果想要圓滿解決,自然離不開佛教的信仰。”

“你是護法之人,入世就是救民於水火就是你的大功徳。你是佛子,你的意義就是要統一天下,要守護好跟隨你的兄弟,守護好自己的家園。無論你從哪裏來,你的歸宿就是這個世界的歸宿。“

--------------------------------------

想過很久,這樣的寫作要不要堅持。每每自己熬不住的時候,就提醒自己:人生重要的是經曆,重要的是開心。如果你寫作的時候,是開心的,那就堅持下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