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三天的戰役,終於將這夥匪徒全部擊斃,寧宇一一確認了,這夥匪徒沒有漏網之魚。但是,寧宇發現,屍體中並沒有當時將他帶進這個團夥中的馬三和王爺。他把這個消息告知了警方,警方即刻斷定,這一次打掉的隻是匪徒的冰山一角,在這個城市裏潛伏的,還有一張更大的匪徒網絡。警方特別擔心的寧宇的安全。這也成了寧宇背負的包袱,他總是懷疑馬三和王爺可能隨時出現在他麵前,他隨時可能遭到匪徒的襲擊。但是,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誰也無法預知,也隻有寧宇一個人自己背負了。為此,他一直鬱鬱寡歡。
在擊斃匪徒的現場采訪中,有一個人對寧宇格外關注。這個人就是晚報社會部新來的實習生紅唇。紅唇是省城大學新聞係的應屆畢業生,這一次她到晚報來實習,就是想好好表現留在晚報社工作。在晚報立足也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要知道,在一個偌大的省城,人才比比皆是。你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在芸芸眾生之中,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這些實習生們很清楚,要想進入新聞界的門檻,第一關就是選好入門的老師。倘若自己的老師有名望,自己離成功也就多了一種可能。這個紅唇就是看上了寧宇的膽識和氣度,還有他潛在的知名度,所以她才會關注目前還在傷痛中的寧宇。
寧宇的自身條件其實很不錯的,爸爸是一個縣分管政法的副縣長,媽媽是縣農業銀行的副行長。出生相當的優越,也算是小地方的名門望族了。倘若是紅唇願意放棄自己的新聞專業,願意回到那個小地方去,她的生活和工作一樣可以延續上一代的榮耀,成為那個縣的上流社會成員是唾手可得的。
可是,紅唇不是那樣的孩子,尤其是現在還滿懷新聞理想的中的紅唇。在紅唇的心目中,就是要做一名鐵骨錚錚,鐵肩擔道義的,追求社會公平的新聞衛士,就是要做一名像麵前的寧宇這樣的硬漢記者,讓民眾敬重和愛戴的記者。所以,寧宇是他膜拜的對象,也是效仿的對象。
另外,紅唇性格的形成,也可能還有父親的原因。父親原本就是民警出生,小時候就經常聽爸爸講那些驚險的警隊故事,提老百姓鳴不平的故事。所以她的心靈中從小就有了英雄情節。在後來,爸爸升任副縣長了,又成為紅唇效仿的對象,爸爸嘴裏最多的就是公平,懲處社會動亂分子,處決不法分子等等。所以紅唇在選擇新聞突破口的時候,就有意識的選擇了政法新聞。寧宇能進入她的視野,也就成為十分正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