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開書,大吉大利。本書絕對原創,兩段經文是道家經典經卷章節,如在有雷同,純屬巧合!漫天大神保佑!
六月十六,天荒界邊。
十萬裏天荒連山無邊無際,龍吟虎嘯呼嘯天地,洪荒異種橫空奔來又去,粗礦的原始遼闊之意萬古永恒,千年不變,風姿無限。可總有不盡意的事情,這天荒界無論是什麼,除了特殊時間段以外都是可進不可出的,這個特殊時段也是誰都掐不準的,如同天荒界碑正麵上寫的“萬古天荒,緣起則生,緣滅則死“反麵就一個誰都不認識但誰都知道意思的字“鎮”,鎮壓萬古的鎮。
天荒界靠近大夏王朝邊上的一座癩蛤蟆一樣的枯山下來了位遲暮老人,鬱氣糾結,死氣濃鬱的像連正中午的陽光都化不開一樣,但依然麵帶慈祥雙眼平靜如水回頭看了看,眼中好像帶著絲絲不舍。圍著小山轉了轉在一處朝陽的清溪邊停下,歎了口氣好像找到的合適的墓一樣,就此結廬而居,要安然的度過餘下不多的歲月。
老人抬頭看了看枯黃色的小山:“我既然借你之身葬己,就給你起個名字吧,就叫青蟾山吧,太大的名字你也承受不起。”語落時天雷滾動,大道浮現,癩蛤蟆枯山上的生靈齊鳴。
而從來不受天地正眼瞧過的小枯山好像突然被天地看重似的,白天天地元氣緩慢聚集了起來晚上更有道與理在交織,好處很明顯,小枯山不在是小枯山了,好像變的高了青了有靈氣了。枯山變了又好像沒變,萬古如此。
轉眼兩年過去,冬散春去夏又至的清晨,老人又順著自己踩出的小山路開始遛彎。不同的是老人腳邊多了一隻青色的蛤蟆,老人走兩步蛤蟆跟著跳一下,努力的跟上老人的腳步,像個小孩子追趕自己心愛的事物一樣,認真的可愛至極。
老人回到茅廬看了看遠山緊接著就閉目盤膝坐下,麵色紅潤安然祥和,周邊道與理彌漫,草木生長生機無限,同時也能感受到了一種歲月腐朽的氣息。這是回光返照,他要死了,老人連自身都鎮壓不住了。
“哎”
一聲歎息好像橫穿古今而來,天地寂聲
無奈的自言自語悲歎道:“吾修道千年,卻不得長生,終化枯骨一堆,神消魂散嗬嗬。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萬古長生道,路斷不見仙。”一言道破這千古修道人的哀怨。
青蟾在小清溪裏一塊玄色磐石上蹲著,掙著兩個大眼睛很迷茫的看著老人,看著這一切變化,它不懂也不明白,隻能咕咕的叫兩聲然後呆呆的看著,有點傻氣但很認真,他出生有了意識後就跟著一點感應順著小溪從山內漂流到茅廬前,然後就天天跟著老人,老人對它不理也不踩。
癩蛤蟆枯山變了,現在這是一片返璞歸真的淨土,遠離喧囂,茅廬瑞氣繚繞,一切都很自然,老人盤坐在茅廬下道息彌漫,如同一幅淡雅的的水墨畫,又好似一副道德真仙圖。
兩年來,青蟾也開智了不少,也懂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可以吐出水箭去逗溪裏的小魚等等,特別是半個月前的一天雨夜老人閑來無事獨坐頌黃庭,讓它捕捉到了一種奇異的道痕,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從那天開始它再也沒用水箭去逗過那些小魚了。讓這小小的天地靈物青蟾在從未修煉,靈智未開之時,身心皆靈,就已經有了一種玄妙的感覺,聖賢所在之地,遍地蘭香,大道親近一點不假。
又一個深夜暴雨即將降臨,天上烏雲如墨,滾滾如獸奔,已經快壓到了山巔,山上不多的生靈四處找地方躲藏避雨,而青蟾則快速的跳到茅廬下,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
天地間一片雨幕,老人站在茅廬前,觀雨中世界,電芒撕扯著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夜空,可以片刻見到一片光亮的世界。
“轟”
天雷滾滾,聲震九幽,電光無盡,接連天地,大雨瓢潑而下,雨中群山偶爾瞬息可見,猙獰的如同惡魔的爪牙,緊接著又陷入了無邊的黑暗,唯有大雨傾天,其他什麼都見不見了,可怕的深夜,老人一個人獨立茅廬之下,有一種異常的氣氛,安靜的可怕。
“轟”
又是一片雷霆,刹那間照亮天地,老人低頭看見青蟾,青蟾也抬著頭認真的看看這老人,呆呆的。老人抬頭望天,眼中像是有宇宙新生破滅,因果交織,不在壓製自身氣息,突然,好像被激怒了一樣,爆發的氣勢像是要橫壓九天十地,萬物禁聲,大道環繞,金蛇一樣的道文突然刻畫在整個青蟾山上,封住了這方天地,氣息點滴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