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都不是(1 / 2)

“大師。”

方明生眼見身披緋紅袈裟的惠元大師走到前殿,不禁精神一振,連忙雙手合十,上前一步,弓身施禮。

“方知府,老衲有禮了。”

惠元大師快走一步,回禮道。

待方知府剛一起身,惠元大師身子向右稍稍一挪,讓出半步的位置,右手向身後一展,笑著說道“方知府,這位是老衲的法友,五道觀的青鬆道長。”

“原來是國師啊。”

方明生眼前一亮,不禁又驚又喜,當今聖人姓李,對老子是倍回推崇,五道觀在京都之中赫赫有名,每一位聖人登基前必到五道觀祈福,以期能佑國運,享壽昌。這一任五道觀觀主青鬆道長據說已窺天機,當年太後老人家隨聖人出遊,遇上刺客,險些命喪黃泉,太醫院束手無策,是聖人求得正在閉關的青鬆道長出關,布下七魂續命陣,將太後的魂魄生生從黃泉路上拽回。

方明生不由心中大喜過望,青鬆道長等閑不見人,有時就連聖人的麵子也不給,一幅超然出塵的姿態,但是沒有想到今天自己竟然有此福份可以麵見青鬆道長。

“嗬嗬,方知府貧道有禮了。”

青鬆道長見慣了這些官員見到自己的模樣,雖然自己平時裏不太愛見人,但此時也關係到自己是否會有大機緣,因此對見一見方知府卻也是求之不得。

想到這裏,青鬆撚須一笑,一雙老眼自方知府身上掃過,“此子雖然身上一股清氣,但這是文人之氣,清風中帶濁這是官員身上常有之氣,沒有什麼特別的。那其他人呢?”

青鬆一雙眼自方明生身上飄過,惠元眼見青鬆的表情,不禁心中一動,“若論識人觀麵,自己不如青鬆多矣,看來這金蓮多半不是應在方知府身上了。”

想到這裏,惠元一笑,合掌道,“方大人,今日可是帶夫人,公子一同前來聽老衲講經的啊。”

“當然,當然。”

方明生哈哈一笑,隻覺得自己當真是莫大的福份,惠元大師是得道高僧,雖然僻居朝州城,但是惠元之名已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前年北國金輪法王麵敕聖人,親指希望能與惠元大師辯道說法,最後铩羽而歸。

今日自己竟然能得見惠元大師,青鬆道長,一想到這裏方明生不禁是誌滿意得,沾沾自喜。

聽得惠元大師問及自己的妻兒子女,方明生聞弦歌而知雅意,連忙側過身去,讓出身後,一指身後身著湖藍八披裙的女子說道,“這是我夫人李氏。”

李氏上前半步,右腿微屈,弓身一福,低首說道,“妾身李氏見過惠元大師,青鬆道長。”

“好,好。”青鬆凝目看見,李氏眉目端莊,人間富貴之氣極濃,眼見不會是那超凡脫俗的金蓮。

李氏身上窈窕女子,已做婦人打扮,顧盼之間,風情姿態。

青鬆不禁暗暗搖頭,“俗人,俗人。“

待二位婦人身後,

當前一位年尚幼小,身態不足,麵帶病容,雖然姿態束立,但時不時以袖掩口,輕咳之聲時時聞耳。想來就是惠元提道的醫治過的那位嫡子。

這之後男子,比前一年大出許多,想來就是方家那位聰穎的庶子了,姿態風流,公子如玉,麵帶恭謹之像,舉手投足要強過嫡子許多。

青鬆不由暗思,難道應在此人身上不成?

“大師。”

青鬆一怔,自方聰身生閃出一位幼女,頭上紮著二個包包,用金絲綰著,身著淡青色衣裙,身量雖尚不足,風流之姿已隱現。一聲招呼宛如鶯啼。

“大師這是我的小女兒明姐。”方明生連忙解釋道,“這丫頭最是調皮,但平日裏也最是尊崇大師,這次聽說要來聽大師講經,吵著鬧著要跟來。”

“原來是方知府的小姐。”青鬆一笑,“此女雖然聰慧,但是聰明外漏,兄長尚未言語,卻已搶先,可見平時裏是一個爭強好勝之輩,而且美目之中帶淩厲,嘴角下位,呈現幾分頹勢,就然將來富貴定也不得善終。更何況父名之中帶明,女名之中帶明,毫無諱忌,非是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