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葉種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技術
理論廣角
作者:羅蓮花 何海華
[摘 要]中國是茶的故鄉,製茶、采茶、飲茶曆史久遠,如今茶文化已經成為我國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標誌,成為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並且隨著人們養生之道的推廣,茶被提上了一個更高的高度,它的發展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雲南大葉種是我國的著名的茶樹良種,是對雲南大葉茶類樹種的總稱,譽滿中外的普洱茶的唯一製作原料就是雲南大葉種。因此,在新時代下,探究雲南大葉種的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必要性。本文將主要分析雲南大葉種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提出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雲南大葉種;栽培管理技術;高產高效探究
中圖分類號:S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7-0400-01
雲南大葉種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優質茶品,它色澤比較的鮮綠圓潤,泡出來的茶香氣宜人,滋味醇厚,在當今市場上供不應求。如今,雲南大葉種的種植和成效已經非常顯著,它的培育和推廣技術也在不斷地成熟。但是雲南大葉種在高產高效栽培管理上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我們在生產的過程中,通過培育良種、合理施肥、土地養護以及茶樹的采摘和留養等,不斷加強技術的探索和革新,進一步研究雲南大葉種的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技術。
一、做好育苗、養苗工作
做好育苗和養苗工作是雲南大葉種進行規模化種植和生產的前提和基礎,在進行育苗和養苗工作的時候,要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一)為茶苗營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
種苗的生長需要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土壤環境是大葉種高產高效的重要保障之一。廣西柳城縣國營伏虎華僑農場茶廠位於柳城縣的北部,地勢比較平坦,土壤屬於黃沙壤土,土質比較肥沃,為保障大葉種的高產高效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條件。在進行茶苗種植時,要進行挖溝作業,開溝方式主要是采用拖拉機開溝,開墾的茶溝寬度和深度均是在45cm至50cm的範圍之內,茶樹行距大約間距是150cm。這樣的茶溝能夠保水保肥、通氣比較良好,有利於茶苗的縱深生長。
(二)做好選苗工作
選苗工作對於茶樹的生長至關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葉種的高產高效。在選苗時,應當選用壯苗,壯苗的評價標準就是“生長期為一到一年半,苗莖粗在0.4cm以上,苗高大約50cm,在距離地麵12cm的地方尚有2片左右的大葉子,葉子顏色濃綠,種苗的根係比較發達,有很多須根。在移栽的時候應當采取短穗扡插壯苗的方式。因此,在選苗的時候,應當嚴格選擇,進行專門培育,加強科學研究投入,繁育優良品種。
(三)帶土移栽
為了保證種苗的成活率,在移栽的時候,應當進行帶土移栽。移栽的時間應當把握在當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在移苗前,要對需要種苗進行修剪;在起苗的前一天,要對苗地充分淋水,當然,柳城縣國營伏虎華僑農場茶廠處於亞熱帶季候風氣候區,降水比較充裕,如果當時已經有了較大的降水,種苗地就不需要再淋水;起苗時,動作要迅速,起苗鏟要鋒利。種苗帶土3斤左右,並且起苗時應當專人進行起苗工作,否則容易導致種苗斷裂。
(四)充足供水
保證種苗成活的關鍵是進行充足的供水。除了在移苗時淋透水外,還必須在半個月內,每三到五天,淋水一次,在種苗發新根後,每七到十五天淋水一次。總之,是要保證土壤濕潤,如果碰到高溫幹旱天,應當適當增加淋水次數和程度。
(五)追肥時要少量多次,勤施薄施
在種苗成長的時候,供足肥料,能夠保證種苗的較快成長,並且這也是保證大葉種高產高效的重要保障。肥料可以利用野生綠肥,也可以把鏟除的雜草加入過磷酸鈣在糞池內漚製水肥。在施肥的時候,應當遵循一定的施肥原則:以水肥為主,以化肥作為補充。施肥的時候,應當先進行鬆土,再施肥。施肥量大約是每畝施水肥150擔,硫酸按35斤,在二到六月份,水肥每月要施肥兩次。在六月份前,要進行施肥攻梢,保證種苗形成健壯的骨架,施肥的過程要進行中耕除草,在六月份之前,要把茶園中的雜草除盡,在十月份以後,對全園進行中耕,清除雜草,把雜草覆蓋在茶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