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餘罪就是個人渣(4)(2 / 3)

“掌聲並不熱烈,不過沒關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生大舞台,誰都會有演出機會的。”史科長清清嗓子,笑著道,“今天利用這個閑暇時間我給大家講一講警察心理學,相對於體能和技能,心理健康已經被提到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對於你們將來的工作將會很有益處,特別是刑事警察,在這一方麵,首先要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個人的心理,就像他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所不同的是,指紋不會變,可心理通過環境、情緒或者其他條件的改變,是可以調整的……”

這幾句倒是撥到學員們的心弦了,警校裏有普通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和犯罪心理學的選修課程,所學都是枯燥的條文,也沒有實踐的機會。此時聽來,倒覺得頗有值得玩味的一番滋味。

“好,下麵我們通過實例來探討一下,就從這次隨機抽樣的‘代用名’說起。稍等,我給大家寫一下我收到的名字。”

史科長起身,刷刷在黑板上寫著,漂亮的板書,第一排寫的就是烈焰玫瑰、冰山騎士、紅色絕戀、無聲的誓言等等幾個範文上的名字,然後他劃了一道白線,下麵寫的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名字,有的是隨意編的字,有的是用數字和字母代替的,根本看不出有什麼意義。

又是一道白線劃上,“醬油一號”“醬油二號”的大名出來了,跟著西區傑克、風騷無罪、強擼煙滅、名字要銀當、月高風黑、加州驚魂、靈界合體大神等等也一一上榜。坐在後麵的那些害蟲不敢笑了,這恐怕要被當反麵典型的,等著丁字褲、尼馬肯得上黑板時,一個係哄堂大笑。後麵那群害蟲低著頭,捂著臉,生怕被窺破似的。

很明顯,黑板上寫的第一撥是出類拔粹的,肯定是試圖在選拔中一展身手的;第二撥是默默無聞的,知道希望渺茫的;第三撥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那幫調皮搗蛋的,破罐破摔、嘩眾取寵的。

“馬洛斯的需求層次論大家都知道,除了溫飽一類的生理需求,人總是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比如權力、地位、尊重、名聲,等等,這個我就不講了,我要講的是,當這種追求受挫的時候,就可能引起一個人心理的失衡。”史科長道。

簡單的理論敘述之後,史科長又回到黑板的實例上,三組名字,優秀的是正態、普通的常態,那稀奇古怪的名字,就是偏態了。他舉例講著,醬油一號、二號同學,名字上反映出了一種自卑的心態,應該是在學業、家境或者其他方麵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且在實際生活中經常被人忽視,繼而失衡。至於風騷無罪、強擼煙滅是心裏有一種期待被認可的渴望,當這個渴望得不到發泄時,會變成很強烈的憤世嫉俗。

有人笑著,有人聽著,餘罪卻是皺著眉頭,比對著史科長所說,這兩個名字是汪慎修和董韶軍的,漢奸汪慎修總覺得他風騷得應該驚動黨中央,而不太說話的董韶軍正憋著勁想考警官大學研究生繼續深造,隱隱間,這兩個人在性格上,似乎還真有和史科長所說的契合的地方。

隻不過讓餘罪奇怪的是,僅憑一個隨手的代用名就判斷出這麼多,這得經過多少經驗和思考的沉澱?

他不敢小覷這次來招聘的兩位了,認真地傾聽著。

西區傑克、加州驚魂,一個是碎屍手、一個是電鋸殺人犯。這兩人在史科長眼中,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傾向,是熱血、好戰、性格爽直的人,之所以會表現出心理失衡,很大程度是因為這種個人英雄情結在現實中沒有生長的土壤,所以轉向關注這類血腥、暴力和刺激的情節。

“豆包,這人什麼警種?有點邪門啊。”鼠標小聲問老夥計。

“不知道,是夠邪的,猜得有那麼點意思。哎,他說咱們倆有自卑傾向,你有嗎?”豆包問。

鼠標激靈一下,不確定回問著:“那你有嗎?”

“你不廢話嗎?你爸好歹是個村長,我爸下崗工人,把咱們放省城這地方,能不自卑嗎?”豆包道。鼠標翻了翻白眼,小聲道了句:“別跟人說咱是醬油黨一號二號啊,免得人笑話。”

這一節課,在史科長深入淺出的分析中漸漸走到了尾聲。就像是一次就業前的心理指導,分析實例後,史科長又現場解答了學員們不少提問,問者滿意而歸,答者輕描淡寫,史科長那氣定神閑的神態,沒來由地讓餘罪覺得好一陣羨慕。

是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從容,還是一種仕途得意的雍容?到現在餘罪對這位剖析心態的史科長隻知姓不知名,不過他卻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知不覺間這節課結束了,史科長在學員們的掌聲中布置了明天的測試項目,前排學員陸續離開時,餘罪回頭瞅瞅身邊的難兄苦弟,個個蔫了吧唧的抬不起頭,估計是被史科長說的心理失衡給鬱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