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天懷抱孤劍站立在劍南山莊的大門外,漫天的飄雪和刺骨的寒風似乎一點都不能使他有絲毫畏懼。他衣衫樸素,但卻氣勢磅礴,滿臉帶著一種無懼的堅毅,流露著今天必進頂著“劍南”二字這道大門的表情。然而此刻在他麵前的不僅有一道厚重的大門,門前還矗立著一對年逾七旬的老夫妻。丈夫手裏拿著鏟雪的鐵鍬,妻子手裏拿著掃雪的掃帚。細看之下,鐵鍬竟是由一塊整鐵打造而來,掃帚也是鐵把鐵頭,儼然是一對奇門兵器!在武林中,拿奇門兵器者很少能入二流行列,但這對夫妻卻在英雄排名帖上位列第八,乃是響震雲霄的鐵掃金鍬。這鐵掃金鍬自成名以來從未有過敗績,仗著三十八路鐵掃金鍬鎖硬是打敗了無數黑白兩道的高手,一時之間,整個江湖無有其二。但在三十年前,當這二人如日中天之時竟突然消聲滅跡在整個武林之中,直到十數年前才有人猛然發現他們竟成了劍南山莊的一對守門老奴。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沒人能知。
如今,這兩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拿著他們賴以成名的兵器,擋在了張應天麵前。張應天略頓了一下,但又繼續向前邁開步伐。兩位老人竟沒有任何要避讓的意思少年人不停,。老年人不讓。突然之間,金響鐵鳴,隻一刹那光陰霸氣少年就被籠罩在了鐵掃金鍬的鎖影之下。“鎖”在武學裏意指纏繞棘手,動作快捷輕盈,讓人避無可避,讓無可讓。多以“鞭”、“鉤“之類的輕靈兵器為主。像這樣鐵鍬、掃帚之類笨拙的大家夥幾乎不會練出”鎖“功。由此可見,這一對老人家自有獨到之處,絕非浪得虛名。這一點,此時的張應天應該感受最清楚。這突如其來的夾擊真讓他有種久違的壓抑,暗暗懊惱自己不該如此托大,竟然連劍都沒拔出劍鞘!這也難怪他托大,自他出師以來還真未遇到過敵手。多少赫赫有名的江湖俠客,幫派掌門在他麵前也不過隻是能耍上個三招兩式。這兩個貌不出眾的守門老奴自然不會讓他覺得會有什麼厲害之處,但這幾招走下來著實讓他有吃不消。
張應天在避開鐵掃的當胸撞擊後本想右腿用力,使一招“大雁離水”跳出戰局拔出寶劍,但是就在此時金鍬正好掃向他的右腿,似乎他的想法早就在對方的掌控之中一樣。他不得又馬上更換招式,用左腿蹬向掃來的金鍬。可當他剛把左腿抬起,那隻被他避過的鐵掃又順勢落下,砸向他蓄勢待發的左腿。好家夥,這計算的如此精準,配合的如此密不透風,著實讓張應天大吃一驚!電光火石之間那容你有半分思索,高手過招憑的是本事,拚的是勇氣!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他索性放下下盤,以進為退,以攻為守,用幾乎超出極限的速度拔出寶劍,揮向兩老者的頸項。15年寒暑苦練之功,盡在此時亮盡精華!如此拚命打法,讓兩位老俠也吃驚不已,慌忙仰臉後傾以避奪命之劍。就是這一刹那的寬鬆足以讓張應天發揮出“白頭山劍訣”的無窮威力,一招“風起鬆海”帶著洶湧澎湃的劍氣,如風卷殘雲一般直衝鐵掃金鍬而來。雖是以一敵二,但此刻卻占盡先機。眼看就要一招製勝,但位列江湖第八的豪俠又豈是庸俗之輩?臨危不驚,雖驚不亂,鐵掃金鍬十字交合,迅速變換,如同一把大鉗一般剛好擒住了張應天銳不可當的劍勢。隻聽叮當一聲張應天的鐵劍頓時碎成幾段。緊接著二老人又雙掌齊出,排山倒海,幾十年的內力狂湧而出。張應天瞬間失去了重心向後飄去,雖竭力保持平衡,以千斤墜之功穩住了腳跟,但內裏血氣翻騰,顯然已無力再戰。
張應天嘴角流血、手扶胸口,兩眼瞪得像銅鈴一般地看著略許微喘仍麵露慈祥的這對老人。他真的沒想到自下山以來第一次慘敗竟會落在如此貌不出眾的兩個老人家手裏。一直以絕頂高手自居的他更沒想到號稱天下第一莊的劍南山莊竟真的如此深不可測,區區一對守門老奴就能擋下他這個天資聰穎,刻苦用功的七山劍派最得意傳人。可年僅28歲的他又怎麼知道40年前江湖裏的腥風血雨?他若是知道站在他麵前的這對夫妻乃是當年鼎鼎大名的鐵掃金鍬,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的愧疚和自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