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羅綺,就會安排軍人們接手這些躺在擔架上的人,狀況很糟糕的會被送到空閑的房間裏,狀況稍好點的會被接到帳篷區。
基地裏的每個食堂,帳篷區內的每個鐵鍋,在羅綺的授意下,已經開始熬煮土豆湯了。
食物的分配,傷員的安置,醫療人員的安排,還有所有資源統一調配的責任,此時都壓在了羅綺肩膀上。
唯一能幫羅綺忙的參謀部,也隻能將一個又一個數據,一個又一個概率和比例傳達到羅綺的手上而已。
無數的文件直接傳到了羅綺的手上,而羅綺每一個都要認真去看,每一個都要做出批複,每一次做出的指令羅綺都要自己來判斷。
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羅綺忙的連午飯都沒來得及吃,批文件批了一整天,直到黃昏時分,羅綺隻覺得自己的腦袋都變得昏沉沉的,以至於羅綺隻閉上雙眼就能看到無數的數字在眼前亂晃。
當落日西下時,最後一波直升飛機終於降落了,最後的一批辛存者,也終於是被送到了。
在救援小隊仔細的搜索下,基地周圍,方圓百裏之地內,已經沒有活著的幸存者了,羅綺用感識證明了這一點,便不再派遣直升機出去搜索,而開始全力處理基地內的繁雜事物。
圍牆中空閑的房間已經住滿了生病的人,以至於許多研究所所在的樓層都被羅綺給征用了,才將這許多病人給勉強的安置了下來。
病人越多,藥物就開始缺了,麵對藥物問題,羅綺從善入流的詢問了李步貴的意見,然後不顧李步貴的反對,獨斷專行的將所有的藥品都全部平均分配起來。
不管病人是重症還是輕傷,反正消炎傷藥每個人就隻有那麼多,不求把人治好,隻求把人治到,隻要能讓人活,哪怕是半死不活也行,沒死就行。
當羅綺剛剛安排完了藥物配給和病人安置,耗損的糧食統計數據,也已經出來了。
這數據讓羅綺有些頭疼。
雖然羅綺在批複食物供給時,就已經一再囑咐負責分配食物的牛壯,土豆湯的湯料一定要濃,分到辛存者碗裏的卻一定要少,一定要少,少到隻夠小孩喝的,分配也必須均勻,不論大人小孩都要達到幾乎相同的份量,以期能使小孩感激,大人感恩。
但即使是這樣分配,基地中糧食的耗損量也是非常大的,幾乎占據了一小半的庫存。
“看來,溫室必須盡快建好,而且要多建點才好了,要不然,我們真的會斷炊的了。”
羅綺再次的揉了揉太陽穴,臉色無奈的自語道:“這些進入基地的辛存者的數量,也實在是太多了點。”
溫室正在建造,羅綺已經給李元綱打過招呼了,讓李胖子造一棟高樓起來,並打算將這高樓裏的所有房間都變成溫室。
造高樓的原因,是李步貴這醫學教授發明出了太陽光燈,羅綺想要把這項發明好好的利用起來。
(周末了,下班早,多寫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