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3 / 3)

“安子道,隻是他不願背負屠戮功臣的惡名,或者不願意因為徐氏得罪了江東本地豪族。雖然他早有解決門閥士族的打算,卻還沒到動手的時機,不想引得諸姓警覺,亂了章法。所以暗中隱喻太子,讓他自以為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然後假借西狩,委以國政,任太子放手施為。太子忌恨徐氏多年,得到這樣的機會,既能一泄舊憤,又能博取皇帝歡心,那還會細細思索其中利弊,更聽不得人勸,當即和沈氏、師道聯手,滅了徐氏滿門!”

徐佑久久沒有做聲,之前許多蒙昧不明的疑問這會得到了答案。安子道此乃一石三鳥之計,先借太子的手,滅了徐氏,然後又借徐氏慘案的物議非非,趁機打壓太子,再者又把師道拖入泥沼,動搖了其在江東世族中的根基,不動聲色間,或滅或壓或拖,除去了三個心頭大患,這等厲害的手段,想來應該跟那位黑衣宰相竺道融脫不了幹係。

都明玉歎道:“太子自以為這事辦的果斷利落,縱然會擔些罵名,失些士大夫的心,可隻要讓安子道滿意,這些都不是大的問題。可他怎麼也沒想到,義興剛剛殺的血流成河,安子道卻半途回鑾,詔令太子不得妄動刀兵,並嚴密保護徐氏子弟——當然了,沈氏的刀太快,殺了三,僅餘你一人存活。”

“再之後的事,想必你也清楚,安子道接連出手,東宮二率被裁撤,太子的勢力急劇收縮,數月間幾乎朝不保夕,要不是師加征租米錢稅,動用整個師道明裏暗裏所有的資源和人脈力保,恐怕現在東宮已經易主了!”

砰!

徐佑手中的玉杯頓時四碎,平時不動聲色的臉龐隱隱露出幾分猙獰。都明玉瞧在眼裏,知道已經完全服了他,道:“太子固然有錯,但隻是安子道的屠刀而已,究其根本,徐氏的血仇,應該尋皇帝去要!今日太子既然決心取而代之,自當納下豪傑以為助力,七郎人中龍鳳,若肯傾心投靠,我敢以人頭擔保,太子願不計前嫌,委以重任,等登基之後,再為徐氏平反複名。如此,七郎既可報仇雪恨,又能讓徐氏重入士林,令祖令尊九泉之下,當瞑目矣!”

徐佑神色黯淡,渾沒簾初的沉穩和鎮靜,過了半響,頹然道:“太子貴為人君,胸懷廣大,我當然相信祭酒的承諾。可沈穆之卻不是輕易寬恕對手的人,我怕祭酒一番好意,最後卻遂了別饒願!”

“關於沈氏,七郎不必擔心!”都明玉表現的對沈氏不屑一顧,道:“沈穆之飛揚跋扈,太子忍他許久了,包括我們這些太子麾下的人,也大都對其不滿。我句不該的話,正因有沈穆之在,七郎才能得到重用,太子還要仰仗我們,讓沈穆之心懷忌憚,不敢肆意妄為……”

這番話合情合理,毫無漏洞,要是手下人抱成一團,為上者怎麼睡得著覺?徐佑如果是普通人,肯定會被都明玉的言辭所惑,他腹中冷笑,臉上還是大受打擊的模樣,道:“都祭酒,我心神大亂,一時無法給你答複,請寬容兩日,待我思慮清楚,再和祭酒詳談如何?”

都明玉微笑道:“好!”

徐佑起身告辭,都明玉望著他搖搖欲墜的背影,唇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意。

劉彖的對,徐佑這個人雖然有極其出眾的優點,但缺點同樣明顯,之前實在太高看了他,想來五主要保護此子,並非兒女之私,或有其他的原因,隻是暫時還沒有弄清楚罷了。

放下對徐佑的猜疑和擔憂,都明玉叫上劉彖,帶人夜巡城頭的防衛,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畢竟所有人為之奮鬥的目標,都在這一場席卷揚州的動亂裏。

錢塘,絕不能失去,或者,絕不能在中軍沒有離開金陵時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