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黃巢起義】(1 / 2)

七月派葛從周僅帶著一千多騎兵攻下河北重鎮潞州城後卻主動要朝廷派孫揆來接手。孫揆是個迂腐的讀書人,讓他來主持一方重鎮,朱全忠的動機很值得懷疑,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絕對不是突然性智障了。

張浚非常樂意的接受了這個提議,讓人帶三千兵馬護送孫揆上任。孫呆子大操大辦的帶著人馬去上任了,似乎根本沒意識到危險的來臨。李克用的手下幹將李存孝聽說這個消息,僅帶著三百騎兵在孫揆的必經之路上,孫揆的人馬幾乎全部被殺,本人被活捉。李克用請他做河東副使,孫揆大罵:“老子是天子的人,怎麼能屈服於你個小小的節度使”。

結局很慘,被鋸死。據說剛開始鋸子下不去,孫揆大罵行刑者笨蛋,應該用木板夾起來,臨死了,嘴都貧。筆者想象了一下這個畫麵,感到不寒而栗。看文字或許沒什麼感覺,你可以拿根鋸條,鋸死個小動物,哪怕是隻老鼠,看你下的去手不?整個一五代版的“電鋸驚魂”啊!

隨後、李克用上了封奏折,非常能表現他心裏的想法。大致的意思如下。我祖宗三代受你們李氏四朝恩惠,盡心盡力、為朝廷辦事。破龐勳、剿黃巢、廢襄王、保定州,陛下你能有如今的皇位,不能說沒有我李克用的功勞。如果因為當年我攻打雲州而有罪、那麼朱全忠打鄆州、徐州、怎麼不去治他的罪。同樣的行為,他那裏受到獎賞、我這裏受到討伐、沒有這麼做人的。而且朝廷用得著我的時候,就說我是韓信、呂尚、用不著時就說我是胡人、蠻夷。你這麼當領導、就不怕其他的節度使造反嗎?如果確實認為我有罪、找人來抓我就是,何必聽信小人之言,趁著我糧草不濟的時候,痛下黑手?現在我已經糾集了五十萬人,將會與張浚決一死戰,敗了,我甘心伏誅。勝了,我會帶人去皇城下敲門、幫助陛下剪除小人。**裸的不滿和威脅性的語言。比及奏折到時,張浚的戰果也傳到了朝廷。朝野上下嚇破了膽,誰都知道這意味著,身家性命隻是別人願不願意取的事。沒多久,朱全忠派了三個將領帶人圍了澤州。守衛澤州的是悍將李罕之。這是個很有趣的人,回頭說。汴州軍繞城大呼“現在李克用快無藏身之所了,你們還是投降吧”。

沒多久,李存孝帶著五千騎兵趕到,重複了同樣的動作,繞著汴軍營寨大呼:“我就是那群無處藏身的人,肚子正餓著呢,找個胖點的出來打吧,好填飽肚子”。鄧季筠受不了侮辱,帶兵出戰,被活捉。傍晚李讜、李重胤即帶領人馬撤離。很不符合朱全忠曆來出兵的習慣。沒處理好撤退事宜,被李罕之、李存孝帶隊尾隨,斬殺萬人。

隨後帶兵攻打潞州,葛從周也沒怎麼打就帶兵撤出了城。雖然此戰有不少將領收到責罰。但多半是撤退不利。相比於朱全忠曆來懲戒部下的手段,此次未免太輕了。也太不重視了。如此大戰,大將帶的人不多,另外幾個在朱全忠手下也不算是有本事的。所以朱全忠壓根沒準備花費人馬、錢財去打這一場仗。先讓各方消耗實力應該才是他最重要的目的。配角演完了,該主角了。張浚張宰相和節度使韓建帶著人馬出陰地關而來。李克用未敢輕敵。派的都是得力幹將,李存孝、李嗣源、薛誌勤。三人共帶著八千騎兵。李存孝的本事之前的戰役中可以窺見一斑。李嗣源在幾年前火燒上源驛的那個夜晚陪在李克用的身邊時隻有十六七歲。

幾百親兵隻逃回十幾人,且大多重傷。倒是李嗣源未曾受傷。雖不免運氣很好,也可見其自身本事還是不凡的。薛誌勤更沒得說,是李克用老部下了。雲州造反、逃亡韃靼。

火燒上源驛更是拚死保衛李克用,死戰奪路。深得李克用信任。可見李克用對此事的重視,也確實到了事關存亡的地步。彼時郝連鐸失敗了、李匡威失敗了、朱全忠撤回去了、鳳翔軍撤回去了、張宰相帶著招來不久、不經操練的菜鳥兵團妄想打敗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軍團、失敗是沒有懸念的。張浚和韓建帶著僅有的一萬殘兵堅守晉州,被圍幾天、按理隻有等死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