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讀者問(1 / 1)

答讀者問

問道延河

1 請問編輯老師,如何欣賞《百年孤獨》這本小說?為什麼很多人都在談論它,但真正能讀完的人卻很少?

欣賞《百年孤獨》這樣的經典著作,至少需要從語言、語法、結構三個向度上展開。馬爾克斯的敘事語言,氣勢恢弘、華麗精準。這種獨特的語言能力,形成了被中國無數作家模仿不休的“馬爾克斯語法”。關於結構,我想無需多說,那個無與倫比的開頭,就說明了一切。至於談論的人多,真正讀完的人少,是因媚俗屬人性的一部分,貧瘠之人需要人所共知的高雅事物的裝飾與裝點。

2 一提起日本作家,很多人都首先想到的是村上春樹,我想問編輯老師,村上春樹在中國如此流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另外,能否推薦一下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

村上春樹在中國的流行由兩個方麵造成:1,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村上春樹的小說描繪的都是日本城市生活中芸芸眾生的生存現狀,而中國在進行大躍進式的城市化,中國作家卻偏偏一直沉迷於鄉土敘事,市場上很少見到優秀的城市小說。村上春樹的出現,對中國讀者而言,彌補了城市小說這一令人遺憾的空缺。2,小資群體的壯大。因城市化進程的突飛猛進,各小城鎮出走至大都市打工的小資群體猛增,使得村上春樹的受眾日益增多。綜上所述,村上春樹的流行,與時代共鳴有關。村上春樹小說中的主人公雖然都是日本人,卻在全球化時代,亦能引起中國大眾的共鳴。

在日本,比村上春樹優秀的作家不在少數。諸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太宰治等人的作品,皆值得拜讀。

3 編輯老師,您好,我很熱衷於讀中國當代小說,可為什麼中國當代小說總是和農村題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光從文本上看,似乎中國還是四處是農村落魄的景象。這是什麼原因呢?

當代中國小說與現實嚴重脫節。這與大多數中國作家才華匱乏有關。他們沒有原創能力,隻有模仿能力。他們大多仍舊在模仿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走紅的那批作家,諸如莫言、路遙、賈平凹等等,卻毫無直麵當下現實的能力。這種建立在模仿之上的模仿,隻能製造出一些虛幻而嚴重脫離現實的農村題材。這樣的題材,對作家與讀者而言,都是在浪費紙張,它們毫無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