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親我們的心
視點視評
父親對兒子的愛到底有多深,電視劇《上陣父子兵》中範偉飾演的父親就能說明。兒子當兵,父親為了保護兒子,如影隨形,跟著兒子進了部隊,上了戰場,經曆生死,相互看護,在抗日的戰場中,真正闡述出“上陣父子兵”的意義。這個父親,普通,但是偉大。由此也引發出我們對於父親的情感話題。
6月16日是父親節,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一些明星。他們談到了自己的父親,談到了父親給他們的愛和他們對父親的愛。
明星主持談範偉:我的三個爸
範偉的記憶中,在沈陽毛紡織廠工作的父親永遠穿著雙靴子,回到家裏總是先脫下靴子,洗腳洗襪子,然後撂倒就睡。頂多問問,吃飯了嗎?寫作業了嗎?“小時候我總忍不住想,爸爸真的是我親爸嗎?”範偉說。
追憶父親,範偉表現出幽默
2009年,範偉在名為《我的三個爸》的博文中寫下了對父親的回憶,“十年前,我媽因病離開了我們,十年後我爸又悄然離世……今年‘五一’假期這幾天,我和我哥我姐商量好了要給父母合墳,結果我在電視劇《老大的幸福生活》的戲上根本下不來。左等右等,我哥我姐實在等不及了,隻好自己去了。”範偉的字裏行間盡顯了對父親的隗疚之情。
雖然是追憶父親。但範偉卻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幽默,他回憶自己小時候跟同學摔跤,同學賴皮以致受傷,結果把全家人省吃儉用準備買縫紉機的200多元錢給摔丟了,“我爸不管青紅皂白,把我攆得滿街跑,丟人現眼不說,還顯得我特別沒理,那天,我斷定:我爸肯定不是親的!”
11歲範偉離家出走,父親哭了
為此,範偉還在胡同的牆角寫了標語,“我第—開始想寫‘打倒範承業’,轉念一想,這樣寫容易暴露目標,靈機一動,我在牆上奮筆疾書——打倒我爸!”不想,範偉父親對標語無動於衷,於是範偉采取了“二次革命”——離家出走,但後來還是被老爸找到了,“我爸沒吭聲,卻‘哇’地哭了出來。我長到11歲,沒聽見爸爸這樣哭過,接著我也哭了,很奇怪,我心裏頓時浮出一陣溫暖:這人不是後爸,確實是我親爸……”
“長大後,每逢大事兒總喜歡跟我爸嘮扯嘮扯。記得,我連續上了幾年春晚之後,創造的角色漸漸有了些特色,不再簡單化、符號化了,心裏挺高興的,就是這個時候,我接到了何老師寫的小品《拜年》。拿到本子時,我發現鄉長這個人物比較單薄,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詞,就想跟何老師商量一下,能不能再爭取幾句詞。這時,我爸看了劇本,他說:‘別在詞上爭了,詞少肯定有少的道理,還是排練時把人物演好吧。’接下來他給我講了他們單位分魚的事兒。他說:工會一共十幾個人,年底分魚不像分別的,分別的容易平均,分魚有大有小,每到這時,他都讓別人先去挑,結果,剩下的往往不是最小的那一條。我爸說:‘你做事兒先讓別人舒服,結果你也挺舒服……’”父親的話讓範偉開始思考,“老實說,當時我對他的話不太理解,後來,經曆了些事兒,看了些書,才忽然發現,我爸的話裏竟有點老子的味道……啊!後爸!親爸!我的老子爸!”
範偉出車禍那段時間。父親日夜守護
2006年,10月,父親接到兒媳的電話,範偉出車禍了,父親趕緊趕到北京,原來範偉在內蒙古拍戲時,拍攝一場警察開摩托車追犯人的戲時,發生意外,幾百斤重的摩托車壓在他身上,導致他胸椎壓縮性骨折。醫生告訴父親,範偉如果恢複不好,有可能終身殘疾。父親緊抓範偉的手,鼓勵他,在那段時間,父親寸步不離地守在兒子身邊,照顧兒子,兩個月後,範偉身體逐漸康複。雖然錯過了那年春晚,但是範偉遺憾。他陪父親度過了除夕之夜,他已經很多年,沒有陪父親守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