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莊的原名《劉圩》,建於明末清初,時有劉氏十一世孫劉注,為避戰亂,從桃源縣城舉家遷至洪澤湖以北黃河以南大片荒涼土地上開荒造田,大興土木建房,清康熙23年{公元1700年},簡單多間泥草房峻工,並在周圍挖一丈寬一丈深圩河和丈餘高的圩牆,前麵有圩門,能開進大卡車,門是用桑槐木做成,寸許厚,還有一門土大炮,四支土步槍。這就是當時的《劉圩》。和周邊的夏圩、周圩遙遙相對,正式入籍倉集鄉夏圩保。到了清嘉慶年間,因家族人丁興旺,住宅擁擠,由十二世孫振超公,下宅在路西一塊荒地上建房,另立門戶。眾稱小劉莊,原劉圩改叫大劉莊。
隨著時代的變遷,幾經興衰,到了2013年底,因小城鎮建設,大劉小劉同時遷到桃李家園小區,從此,大劉莊小劉莊在地圖上消失了,幾位老人戀土難移,在搬遷的那天,跪在老家的宅基地上,告慰列祖列宗;數百年的艱苦奮鬥,創建家業。為紀念老祖宗的豐功偉績,對下代子孫有所交待,敝人受族人委托,編寫出《話說大劉莊》一書,僅供後人評說。由於水平有限和曆史資料之不足,缺點一定不少,敬請族人多提寶貴意見,盡量做到求真、求實、全、求美。要知今古事,讓我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