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不知太皇太後喚我進宮所為何事啊?”顧芊離隨手塞了一張銀票到李公公手中,他眼睛一亮,將銀票放入袖中。
“今日非煙小姐入宮去了,大概在太皇太後麵前提點了幾句,顧小姐自己要小心些回話,別觸怒了太皇太後的底線就是了。”他可不敢得罪顧芊離,這可是未來皇後呢,再說出手還這般大方一來就是百兩銀票。
“哦,原來如此。”顧芊離不覺一笑,看來派殺手行刺不成,又想借太皇太後的手來興風作浪,可惜這次注定不會如她的願,隻要她將手中資源稍微透露出一些,她就不信,一個能創造大到頂過國庫收入的財富的人太皇太後會選擇得罪於她。
她大搖大擺的進了宮去,拜見太皇太後去了。
“臣女顧芊離拜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萬福。”顧芊離對太皇太後還是尊敬的,她也能理解她一心為李琰江山謀劃之心,如今自己已經有了足以匹配李琰的後台與能力,說起話來便有了底氣。
看著她不卑不亢的樣子,太皇太後心裏還是有點讚賞,果然還是有將門嫡女的大家氣度。
“平身吧。”太皇太後不鹹不淡的說了一聲,也不說其他的話。
顧芊離便起身雙手交疊站在一邊安靜的等候。
“聽說你如今很是忙碌,時常出門幾個月不歸。”太皇太後頓了頓:“做為一個未出閣的女子,而且還是未來東宮之主,你不覺得你的行為有損風化嗎?而且聽說你口出狂言,竟然要求皇帝不得納妃,自古來女子的三從四德你都學到哪兒去了?看來哀家有必要派幾個教養嬤嬤到你府上好好教導一下你了。”
“太後娘娘,可否容臣女一問?”顧芊離聽了太皇太後的指責,卻沒有絲毫愧疚之意。
“說。”太皇太後不知道她能說什麼來為自己辯解。
“當年太上皇起事,太皇太後身為女子,巾幗不讓須眉,一路跟著太上皇南征北戰,出錢出力,可以說在您和您家族的全力支持下,太上皇才能夠成功建國,才有了今天這大好江山,臣女說的可對。”顧芊離一番話,不由引起了太皇太後對往日的追憶,想當年自己風裏來雨裏去的追隨皇帝一路征戰。
她點點頭表示認同。
顧芊離又接著說道:“如今雖國家強盛,但新皇登基政權尚且不穩,加上北平起兵引得朝野不安,臣女不願隻做個隻會繡花的閨閣女子,時常在想該以什麼方式站在皇上邊上為他分憂解難,與他並肩作戰,所以臣女日夜在外奔波,皆是為明國的將來操心,更是讓皇上沒有後顧之憂。太皇太後覺得以如今這個形勢,皇帝身邊是有一個紅袖添香的女子好還是一個能幫他撐起半邊天的好呢?”
太皇太後不由冷笑:“你話說得漂亮,但你一個弱女子,還沒有母族相助,有何能力可以撐起明國半邊天,誇誇其談也要有個度,若是你父兄在此說出這句話,哀家還不會覺得如此好笑。”